樂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樂舞
|
|
|
樂舞薈萃歷代歌舞所長,兼收國外文化之精華,充分體現了盛唐王朝百國朝賀的鼎盛景象和風土人情。唐樂舞氣勢磅薄,場面壯觀,集詩、詞、歌,賦予吹奏彈唱,融鍾、鼓、琴、瑟於輕歌曼舞。樂曲高亢悠揚,動作舒展流暢,服飾華麗多姿,堪稱歷代歌舞之最。唐樂舞的興盛正是盛唐時期的歌舞昇平、國泰民安的完美寫照。現今人們根據出土的一些描寫、描繪該樂舞的文字、壁畫等編制出一套樂舞,重現古代唐朝時長安樂舞的優美、盛況和藝術魅力。
簡介
原始時期的音樂和舞蹈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些樂舞與先民們的耕種、戰爭等多方面的生活有關。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寨出土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可估定年代的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圖像,距今約五千餘年,屬新石器時代遺物。在陶盆內壁上,有三組舞者,每組五人,手挽手列隊舞蹈。舞者頭上有下垂的髮辮或裝飾物,身邊拖一小尾巴,可能是扮演鳥獸的裝飾。在原始樂舞活動中,人們常把自己打扮成狩獵的對象或氏族的圖騰,這類樂舞反映了先民的狩獵生活。《尚書·益稷篇》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此畫面仿佛使我們看到先民們在原始樂器,如骨笛、陶哨、陶塤、石磬的伴奏下,歡樂歌舞的情景。
歷史
傳說中堯、舜、禹的時代,已處于氏族公社末期,生產力的發展,使農業、畜牧業有了剩餘產品,氏族公社的首領已成為有特權的貴族。一般認為堯建都於山西臨汾一帶,在這一帶進行歌舞活動。《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了堯命質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來敲擊,這就是最早的「鼓舞」。
《韶》又名《簫韶》,傳說是歌頌舜的樂舞,實際上,原始的《韶》舞,原本是一種歡慶勝利的群眾性集體歌舞。有人披上獸皮,有人戴着鳥羽,模仿鳥獸動作,在排簫聲中,鳳凰自天而降,舞蹈達到了高潮。主要伴奏樂器,是用竹管編排而成的樂器「排簫」,舞有九段九種變化,所以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的說法。
歌頌禹治水有功的《夏龠》,創作過程是這樣的:禹時「勤勞天下,日夜不懈,——疏三江五湖注之東海,以利黔首」;於是命皋陶作《夏龠》九成,以昭其功,「龠」即「排簫」,後來的「文舞」「左手執龠」「右手秉翟」,都是在這種舞蹈的基礎上發展的,我們似應把《鼓舞》、《干羽舞》、《排簫舞》看作堯、舜、禹三位氏族首領的代表性舞蹈。 記載編輯
特點
《禮記》中的鼓譜。周代以來,宴享賓客時,常舉行各種競技遊戲,如投壺即是其中一種。漢代畫像石中有「投壺」圖像。在投壺活動中,有「投壺禮」,還要演奏鼓樂。《禮記·投壺篇》中記錄了兩段鼓譜。鄭玄註:「此魯、薛擊鼓之節也。圓者擊鼙,方者擊鼓。古者舉事,鼓各有節,聞其節則知其事也」。
鼓在古代樂舞和社會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凡神祀、社祭、鬼享、軍事、宴樂等場合都使用鼓,也就是鄭玄所說的凡要「舉事」,必以擊鼓為號令。此「鼓語」是魯、薛兩國所用,其圓形符號為擊鼙鼓,鼙鼓是一種用於軍旅的小鼓;方形符號為擊大鼓。此譜沒有標註時值長短的符號,尚難演奏,但它是文獻所載,年代最早的打擊樂譜。
沂蒙地區有燦爛的樂舞文化。自漢代「百戲」、唐代「樂舞」、宋代「舞隊」、至明清的「秧歌」,不同形式與風格的民間舞蹈,經歷數十個朝代風雨的洗滌和沖篩,保留下來的已成為民間傳統舞蹈的精髓。其中龍燈扛閣在全國獨樹一幟。早在150多年前,龍燈、扛閣就流傳在河東區九曲鎮三官廟村一帶,是一種將民間的龍舞和扛閣結合在一起表演的廣場舞蹈,粗獷奔放,氣勢恢弘。過去用於祭祀和求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龍燈扛閣參加歡迎八路軍、解放軍、慶祝勝利的活動,成為喜慶節日不可缺少的娛樂項目。龍燈、扛閣的舞龍者為青壯年,有兩組輪番上場,每組10人(或14人),1人擎珠,9人分執龍頭、龍尾、龍身;8付扛閣由16人表演(8個人成人為「下扛」,4個兒童為「上扛」),多扮成神話故事如《八仙過海》中的人物形象。[1]
參考文獻
- ↑ 原始社會關於樂舞的起源是否與人類的生活勞動有關?,五公子狻猊, 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