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杜陵叟

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杜陵叟出自唐·白居易。

目錄

【原文】

  杜陵①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②余。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③多黃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長吏④明知不申破⑤,急斂暴徵求考課⑥。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如何!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鈎爪鋸牙食人肉⑦。不知何人⑧奏皇帝,帝心惻隱⑨知人弊⑩。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昨日裡胥方到門,手持敕牒榜鄉村。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

【注釋】

  ①杜陵:秦為杜縣,漢宣帝在此築陵,改名杜陵。在今西安東南。②頃:一百畝。③秀:穀類抽穗開花。④長吏:縣級官吏中的尊者,也泛指地方長官。⑤申破:上報說明。⑥考課:考察官吏的政績。此處是說長官力求完成徵收賦稅的任務,作為考核的資本。⑦「虐人」兩句:貪官污吏就是兇殘的豺狼,不一定有鈎一樣尖銳的爪子、鋸一樣鋒利牙齒的野獸才算豺狼。⑧不知何人:元和四年,作者曾有奏章呈請朝廷減免租稅,故此處「不知何人」雲實指作者本人。⑨惻隱:憐憫,同情。⑩知人弊:知道百姓困頓的情況。弊,勞瘁睏乏。白麻紙:唐代中書省所用公文紙分黃白二種。重要的詔書如任命將相、豁免、征討等用白麻紙,一般的詔令則使用黃麻紙。德音:指皇帝頒布的減免賦稅的消息。京畿:國都所在地及其行政官署所直接管轄的地區。放:免除。里胥:即里正,古時的鄉村小吏。唐代一百戶為里,設里正一人。敕牒:指免稅的公文、告示。榜:張貼,動詞。蠲(juān):免除。

【譯文】

  杜陵老頭居住在杜陵,每年種了貧瘠的田地一頃多。三月份沒有雨刮着旱風,麥苗不開花多枯黃死。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沒熟都已經乾枯。官吏明明知道但不報告真相,急迫收租、凶暴徵稅以求通過考核得獎賞。典當桑園、出賣田地來繳納官府規定的租稅,明年的衣食將怎麼辦?剝去我們身上的衣服,奪掉我們口中的糧食。虐害人傷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鈎、牙齒象鋸一樣地吃人肉!不知什麼人報告了皇帝,皇帝心中憐憫、了解人民的困苦。白麻紙上書寫着施恩布德的詔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稅。昨天裡正才到門口來,手裡拿着公文張貼在鄉村中。十家繳納的租稅九家已送完,白白地受了我們君王免除租稅的恩惠。

【賞析】

  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江南廣大地區和長安周圍,遭受嚴重旱災。這時白居易新任左拾遺,上疏陳述民間疾苦,請求「減免租稅」、「以實惠及人」。唐憲宗總算批准了白居易的奏請,還下了罪己詔;但實際上不過是搞了個籠絡人心的騙局。為此,白居易寫了《輕肥》和這首《杜陵叟》。

  這首詩體現了作者視民如子的情懷,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腐敗。作者在《輕肥》詩中曾一針見血地控訴:「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在這首《杜陵叟》中,他更寫道:「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鈎爪鋸牙食人肉」白居易在義憤填膺地寫下上述的控訴時,並沒有意識到,他實際上已經觸及了封建社會那人吃人的兇殘野蠻的社會本質。事實上,每當災荒嚴重之際,由皇帝下詔蠲免租稅,而地方官照樣加緊盤剝勒索,不過是封建社會經常上演的雙簧戲而已。宋代詩人范成大就有一首《後催租行》中提道「黃紙放盡白紙催,賣衣得錢都納卻」,說的也是一回事,在宋代,皇帝的詔書用黃紙寫,而地方官的公文用白紙寫,在封建社會中,能夠對這種免的白免、催的照催的吃人雙簧戲進行最早、最有力的批判的,正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旗手——白居易。[1]

歌謠概述

雜歌謠辭,是古代樂府采自民間的歌謠。其中歌是入樂的,謠雖未入樂,但是性質和樂府民歌卻相似。《樂府詩集》把樂府詩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和新樂府辭12大類。[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