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金耀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金耀輝

中文名稱:烏金耀輝

別稱:烏金耀輝牡丹

界:植物界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目科:毛茛目、毛茛科

屬種:芍藥屬、牡丹種

品種:烏金耀輝

烏金耀輝,落葉灌木。株型中高,半開展。枝細,1年生枝較長,節間短;葉通常為二回三出複葉,頂生小葉寬卵形,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沿葉脈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花單生枝頂,苞片5,長橢圓形,大小不等;萼片5,綠色,寬卵形,大小不等;薔薇型,有時呈菊花型。花蕾扁圓形;花墨紫紅色。花葯長圓形,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園藝品種,栽培供觀賞

形態

烏金耀輝牡丹薔薇型,有時呈菊花型。花蕾扁圓形;花墨紫紅色(187-D),油潤光澤;花徑16厘米×5厘米。花瓣多輪,外瓣4輪較平展,內瓣質軟而皺,基部具墨紫色斑,雄蕊部分瓣化,雌蕊稍有退化。花梗細硬而長,花朵直上或側開。中花品種。

株型中高,半開展。枝細,1年生枝較長,節間短;鱗芽狹尖形。中型長葉,總葉柄長約11厘米,斜伸;小葉長卵形,缺刻少,邊緣上卷,具淺紫色暈,葉面深綠色。生長勢中,成花率高,花色細膩,抗逆性強,分枝少,萌櫱枝較多。

生長環境

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PH值6.5-7為宜。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溫為17-20℃,但花前必須經過1-10℃的低溫處理2-3個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

主要價值

園藝品種,栽培供觀賞

繁殖方法

牡丹分株的母株一般是利用健壯的株叢。進行分株繁殖的母株上應儘量保留根櫱,新苗上的根應全部保留,以備生長5年可以多分生新苗。這樣的株苗栽後易成活,生長亦較旺盛。根保留的越多,生長愈旺。

分株繁殖具體方法為:將生長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為一子株,且有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許和泥。將根上的傷口塗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分株繁殖的時間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間內,適時進行為好。此時,氣溫和地溫較高,牡丹處於半休眠狀態,但還有相當長的一段營養生長時間,進行分株栽培對根部生長影響不甚嚴重,分株栽植後還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若分株栽植過遲,當年根部生長很弱,或不發生新根,次年春,植株發育更弱,根弱則不耐旱,容易死亡。如分株過早,氣溫、地溫較高,還能迅速生長,容易引起秋發。[1]

植物文化

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藥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藥植物載入《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歷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包括植物學、園藝學、藥物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民俗學等多學科在內的牡丹文化學,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民俗學的一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機體的一個細胞,透過它,可洞察中華民族的一般特徵,這就是"文化全息"現象。牡丹文化兼容多門科學,其構成非常廣泛,它包括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教育、風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領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間的"全息律"。[2]

參考資料

  1. 牡丹,山西文水縣-生態保護,2014-09-25
  2. 牡丹,山西文水縣-生態保護,201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