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梢蛇養殖技術與飼養管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烏梢蛇養殖技術與飼養管理
目錄
【概述】
烏梢蛇 ,俗稱烏蛇、烏風蛇,為游蛇科烏梢蛇屬體形較大的蛇。分布範圍很廣:河北、河南、陝西、山東、甘肅、四川、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成年烏梢蛇可長達2米。但別看烏梢蛇個很大,但它是屬於無毒蛇類的。
主要生活在丘陵地帶,狹食性蛇類,以蛙類(主食)、蜥蜴、魚類、鼠類等為食。由於棲息地破壞及人類大量捕殺,目前野外生存數量大減,應予保護。
【生活習性】
烏梢蛇常活動在低山、丘陵及平原地區的田野、路旁、壕溝或庭院的草叢中。性溫和、常躲避人畜,一般不主動傷人。爬行迅速、行動敏捷,晚間最為活躍。以鼠類、蛙類、蜥蜴、蚯蚓、昆蟲、泥鰍、鱔魚等為食。
【養殖技術】
1、選場建場:養蛇場宜選擇陰涼避風、位置較高,並長有適量灌木草叢的斜坡山丘地帶。以靠近水源、陽光充足、環境安靜、交通方便的地建場為好。場地的大小視需要而定。大體可分為露天養蛇場和蛇房與蛇場相結合的蛇園兩種類型。養蛇場通常有圍
牆式和圍溝式兩種。蛇場的圍牆既可以用磚石修砌,也可以用泥土干打壘築成,牆高2~2.5米較合適。牆基結構堅固,深0.8m,用石塊砌牢或用水泥灌注,避免老鼠打洞。同時牆內壁最好塗抹水泥,使之平坦無縫隙,以防蛇逃跑。場內地面要有一定傾斜
度,以免積水。場內應設有蛇窩,蛇窩南北兩側要各開一個小門,使蛇可以自由出入。蛇窩的高度和寬度一般均為0.5米左右,窩底應高於地面,以防雨水灌人。蛇場內建設水池、水溝、飼料池、石堆、草地,並種一些小樹,模擬自然生態環境,以利蛇的
生長繁衍。飼料池內應種有水草,並餵養黃鱔、泥鰍、蛙類,便於蛇自己捕食。
蛇房和蛇場相結合的蛇園,是把蛇窩設在蛇房內,而水池、水溝、飼料池、供活動草地等都設在蛇房外面的圍牆內。蛇房的出人口應通向房外活動場地,便於蛇自由出入。
2、飼養方法:
(1)種源:烏梢蛇種源多靠捕捉野生蛇解決。捕捉的烏梢蛇,無傷痕,行動敏捷,色澤鮮活。體弱有病傷的蛇不能做種蛇。雌雄投放比例一般為3~4:1。
(2)蛇卵的採集和人工孵化:在烏梢蛇的產卵期注意隨時將蛇卵收集起來;不要使卵在陽光下暴曬,以免影響孵化率。收集的蛇卵可用木箱或瓦缸進行人工孵化。先在箱內放過半的沙石或細石子,然後放入混合的黃泥土(含水量為15%~18%),厚度以15厘米
左右為宜,再將蛇卵平放其上,排列整齊,最後在卵上覆蓋10cm厚的鮮青苔,最後將木箱蓋好,以防老鼠、螞蟻、蜈蚣等危害。箱內28℃~30℃,最高不能超過32℃,或低於18℃;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0%~85%,經40天左右便可孵化出幼蛇。在孵化過程
中要勤檢查,並及時檢出霉爛變質的蛇卵,防止真菌感染蔓延。
(3)幼蛇的精養:初孵化出來的幼蛇,因體內存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何供10天左右自給,加餵一些高蛋白的餌料(蚯蚓或昆蟲等),否則飢餓的幼蛇將會自相殘食。
【飼養管理】
1、按需投餌:保證營養豐富的食物是養好烏蛇的關鍵。應根據蛇的食性,結合當地條件選擇餌料。一般兩周投餌1次,吃剩的餌料要及時清除,以免腐爛發臭。對捕食能力較差的或不肯捕食的蛇.必要時進行填餵。冬眠時不再投食。
2、保持適當的溫濕度:夏天炎熱時要注意遮陰,並採取噴水等降溫措施。冬天寒冷,應及時加草培土保暖。空氣乾燥也會影響蛇的生活,相對濕度應保持在50%以上。
3、清潔與安全措施:在飼養過程中,尤其在冬眠之後,蛇體虛弱,經常會出現病蛇,甚至死亡。因此蛇場,蛇房應經常打掃,食物的殘餘要及時清除,以保持場(房)內的清潔衛生,並及時淘汰病蛇,對蛇的數量要經常查對,發現缺少,要立即查明原因。
4、病蟲害防治:烏梢蛇的疾病多為寄生蟲危害。防治方法:注意餌料的新鮮乾淨,並加強管理。另外,根據蛇的個體大小和體質強弱的不同,進行分開飼養,發現病蛇,及時隔離或淘汰。
烏梢蛇的天敵主要是刺蝟、黃鼬及鷹等,注意驅趕和加固蛇窩。
【收穫與加工】
野生烏梢蛇宜在夏秋間蛇活動頻繁時進行。它爬行速度較快,但上行緩慢,捕捉時應迫使它向上爬行。可用竹竿或木棍壓住蛇身,再壓其頸部,提取投人布袋或蛇籠。若蛇在草叢中,可先將其挑出草叢,然後按上述方法捕捉。如在洞內,可採用灌水、煙
熏或挖開洞穴等辦法,將蛇驅出洞外,再行捕捉。人工飼養的烏梢蛇可隨時捕收。將捕獲烏梢蛇先摔死,然後在腹部用刀從頸至肛門處剖開,除去內臟,捲成圓盤狀,頭置中央,尾端插入腹腔內,置鐵絲網架上,用炭火炕干即成。
【藥材形狀】
烏梢蛇多盤成圓盤狀,盤徑13~16厘米。全體烏黑色或黑褐色,密被菱形鱗片,背鱗行數為偶數。頭盤於中央、扁圓形、口內有多數刺狀齒,眼大不陷而有光澤。背部高聳呈屋脊狀;腹部剖開邊緣向內捲曲,脊肌肉厚,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
肋骨,尾部漸細長。氣腥,味淡。每年產卵一次,8~12枚,4~6小時產完,一洞之內有數條雌蛇產卵集於一處,最多達120~150個。雌蛇盤居其上,雄蛇踞周圍,主要起調節溫度和保護作用;50天左右幼蛇破殼而出,此時有很多小蛇被母蛇吃掉。可能是
缺乏食物引起的。幼蛇獨立3年之後,性成熟再產卵繁殖。在銀環蛇洞內有時也有不同種的蛇生活在一起,當食物缺乏時它們相互殘殺。當含有凝血酶樣物質的五步蛇與銀環蛇斗,則銀環蛇被吃掉,如無毒蛇與其相鬥,則被銀環蛇吃掉。銀環蛇主食為魚、
蛙、黃鱔、泥鰍、蜥蜴、蛇、鼠蟲等。
【養殖技術】
春夏秋將捕到的銀環蛇放入先做好的養蛇場內。蛇場與其他蛇場的不同是在場內放土築成龜背形的土堆,並稍放部分亂石,人工造制蛇洞。每3~4天餵食1次,主要是小活魚或泥鰍之類,其數為母蛇體重的1/10。食物要求乾淨,因很多線形寄生蟲能在蛇體內
寄生,時間稍長,就會引起蛇體消瘦而死亡。另外,養蛇場周圍不許施用或存放農藥;凡毒死的魚蛙、蛇等不能作飼料餵食。蛇場內要經常檢查,防止意外事故或人為破壞現象,冬季要加土保溫,使之安全過冬。
雌蛇產卵後,全部將卵取出,放在盛有少量泥土的缸里,上面用濕毛巾蓋上,調節濕度。濕度控制在80%左右,溫度控制在20℃~32℃之間(低於28℃,胚胎髮育緩慢,最後停止發育,會造成死亡),同時每周翻動一次,45天以後小蛇就相繼破殼而出。
【收穫與加工】
野生銀環蛇一般在4~8月捕捉,以清明後至立夏前為佳。此時正值蛇剛出蟄,未曾進食,經過5個月的蟄伏時間,蛇的體內營養基本消耗,體質較差,活動遲緩,捕捉較為容易。同時,野草、荊棘也未長高,蛇洞或蛇較容發現。種蛇可在入蟄前進行捕捉。將
捕捉到的蛇首先進行雌雄鑑別,雄體選加工成商品,雌體可用產卵及飼養。剛孵出1~2星期的幼蛇可加工「金錢白花蛇」,以剛出殼1星期左右,蛻完第1次皮後加工的色澤好,表皮光亮,質地最佳;如果未蛻第1次皮而加工成的商品表皮無光亮,色澤較差。
加工方法:將剛出殼7~15天的幼蛇置乙醇內或人布袋內紮緊沉入水中悶死。用小刀在蛇的腹部從頭至尾剖開,除去內臟擦淨血跡,然後放於酒(精)中浸泡一晝夜,取出晾曬至半干或用文火烘至半干,將蛇體盤繞成圓盤狀,頭位於盤中央稍翹起,尾部在外,
並納入口內;用兩根竹片交叉成「十」字架穿過蛇體圓盤,使其固定保持圓盤狀,曬或烘乾。烘烤時,不能直接用火烘烤,以免黃焦或斷頭斷尾。
成年蛇及生長兩個星期上的幼蛇可加成「蛇干」,加工方法:用上述方法將蛇致死,逐條剖腹除去內臟,沖洗乾淨後拭乾,放入60%~75%度的乙醇或白酒內浸泡2天,然後取出,將蛇體盤繞成圓盤狀,晾曬或用火烘乾即為「蛇干」。
【藥材形狀】
金錢白花蛇呈圓盤狀,盤徑3~15厘米,頭盤在中央,尾細,常納人口內。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多數白色環紋,並有一條顯著突起的脊棱,鱗片細密,有光澤。腹部黃白色,鱗片稍大。氣微腥,味微咸。 [1]
【烏梢蛇蛇場建造】
烏梢蛇的飼養場地應根據其喜溫喜濕的生活習性,選擇在坐北朝南、陰涼潮濕、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環境安靜的地方建造。蛇場防逃圍牆高約3米,牆基深0.5~1米,以防止蛇、老鼠打洞,牆面要用水泥抹面,光滑無縫,牆角呈弧形,場地面積根據飼養數量確定。場地內建有蛇窩、水池供棲息、產卵及越冬用,離蛇窩較遠的一側建一個水池,以供飲水、投食及夏天游泳。為了模擬蛇的野生生活環境,在蛇窩與水池之間需建造假山,栽種一些小灌木和花草,以調節蛇場內的溫、濕度,也有利於蛇的隱蔽和遮陰。
【烏梢蛇飼料配置】
烏梢蛇屬狹食性蛇類,在野生自然環境條件下以蛙類、蜥蜴、魚類、鼠類等為食,有時吃一些蚯蚓、昆蟲、魚類、蜥蜴類和鳥類等,食物種類和數量隨着棲息環境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化。人工飼養烏梢蛇投餵的食物,可根據當地不同季節的飼料資源捕獲昆蟲、鼠類等動物為飼料,還可人工飼養黃粉蟲、蠅蟲、蚯蚓、泥鰍、黃鱔、蛙類和小鼠為飼料,也可利用屠宰場的畜禽下腳料,並添加少量微量元素、魚肝油、B族維生素、抗生素等後再投餵。
【烏梢蛇飼料投餵】
烏梢蛇幼蛇的飼料主要是黃粉蟲、蠅蛆、蚯蚓等活體小動物,並配合餵些碎肉及畜禽下腳料等。隨着蛇不斷成長為成蛇,其食量逐漸加大,採食能力日益增強,可投餵一些較大的飼養的活動物飼料,如蛙類、泥鰍、黃鱔、小鼠等。一般3~7天投餵1次,但在幼蛇期和成蛇繁殖期、冬眠前l~2個月等重要生理階段每天需要餵1次,每次食量應根據蛇的年齡和個體大小、氣候等因素的不同而異,一般以滿足需要稍有剩餘為度。
【烏梢蛇幼蛇管理】
將初孵化出殼的蛇放到蛇箱裡飼養管理,尤其是幼蛇蛻皮時不食不動、皮膚容易感染細菌,更應精心管理。烏梢蛇應按蛇體大小分池飼養,這樣不僅便於管理而且可以防止食物缺乏時大蛇吃小蛇。幼蛇的飼料主要為蚯蚓、黃粉蟲、蠅蛆、蛋餅、碎肉等,投食的地點應固定,每天投餵1次。並要注意觀察記錄烏梢蛇的採食數量、排泄和活動情況,對採食能力差、食量小甚至不食的蛇要查明原因,對孵化出不久的幼蛇可以進行人工填喂,投餵食料後要供給清潔飲水。
【烏梢蛇成蛇管理】
烏梢蛇成蛇的飼料主要是蛙、黃鱔、小鼠等,一般每隔3~7天投餵1次,每次餵食量要靈活掌握。如成蛇在交配期、懷孕期、產卵期前後,以及冬眠前1~2個月等期間食慾旺盛,飼餵次數和數量都應適當增加,只有供給一定數量富含營養的食物,才能滿足蛇體的生理需要。在保證給烏梢蛇吃飽吃好的同時,還要經常供給清潔的飲水,如果長時間缺乏飲水,會使蛇體虛弱,甚至患病死亡。
【烏梢蛇越冬管理】
烏梢蛇是變溫動物,通常在10月下旬11月初氣溫下降入蟄冬眠,需要在蛇窩上加厚土層或在窩內墊上短草以保持5~10℃的溫度,最好將大小相近數條蛇放到一起冬眠,可提高蛇體周圍溫度1~2℃。溫度較高時冬眠蛇會甦醒,增加能量消耗,蛇體失重較大,如果溫度過低蛇會凍死。烏梢蛇在冬眠期間還應保持蛇窩10%左右的濕度,雨天要注意場內排水,防止蛇窩進水。如果蛇窩濕度大,可在蛇窩內添加干土,如蛇窩濕度過小,可向蛇窩中土壤灑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