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來捲瓣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來捲瓣蘭

中文學名 烏來捲瓣蘭

拉丁學名 Bulbophyllum macraei

別稱 一枝瘤、烏來石豆蘭、紫花石豆蘭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科 蘭科

亞科 蘭亞科

族 樹蘭族

屬 石豆蘭屬

分布區域 台灣、日本(琉球群島)、斯里蘭卡、印度

烏來捲瓣蘭(學名:Bulbophyllum macraei (Lindl.) Rchb. f.):根狀莖匍匐,粗約2毫米。假鱗莖在根狀莖上彼此靠近或相距1-2厘米,卵形,綠色,頂生1枚葉。葉厚革質,近橢圓形。花葶黃綠色,纖細,頂生傘形花序具3-5朵花;花瓣黃白色稍帶淺紫紅色,鐮刀狀,長5-6.5毫米,寬2-2.7毫米,先端近鈍並且具細尖;唇瓣黃白色,舌狀,向外下彎。花期7-10月。 生於海拔500-10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分布於中國台灣、日本(琉球群島)、斯里蘭卡、印度。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形態特徵

根狀莖匍匐,粗約2毫米。假鱗莖在根狀莖上彼此靠近或相距1—2厘米,卵形, 長1—2.8厘米,粗1—1.8厘米,綠色,頂生1枚葉。葉厚革質,近橢圓形,長8—18 厘米,寬2.5—6厘米,先端鈍,基部收窄為長約1—1.5厘米的柄。花葶黃綠色,纖 細,長10—20厘米,頂生傘形花序具3—5朵花;花序柄粗約1毫米,具2—3枚鞘狀 苞片;花苞片披針形,長約5毫米,先端銳尖;花梗和子房黃綠色或紫紅色,長約9毫 米;萼片黃白色或紫紅色;中萼片卵狀披針形,長1.5—1.8厘米,寬3—5毫米,先端 漸尖;側萼片狹披針形,長2.5—3.7厘米,基部上方扭轉而兩側萼片的下側邊緣多少 靠合,先端漸尖;花瓣黃白色稍帶淺紫紅色,鐮刀狀,長5—6.5毫米,寬2—2.7毫 米,先端近鈍並且具細尖;唇瓣黃白色,舌狀,向外下彎,長4—6.5毫米,基部與蕊 柱足連接而形成關節;蕊柱短,黃綠色,長2—3毫米,具長約4毫米的足;蕊柱齒多 少扭轉而呈細棒狀,長約2毫米;藥帽半球形,前端邊緣具梳狀短齒。 花期7一10 月。[1]

產地分布

產台灣。生於海拔500—10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斯 里蘭卡、印度。模式標本采自斯里蘭卡。

本種提示

我們沒見到本種標本,以上描述摘自《台灣植物志》 (1978)和《台灣蘭科植物》 (1976)的記載。

石豆蘭屬介紹

描 述:Bulbophyllum Thouars 石豆蘭屬,蘭科,近1000種,分布於熱帶,我國有36種,產南部。附生蘭;假鱗莖生於細長的根狀莖上,頂端具1葉,極罕2葉;花葶從假鱗莖底部或兩假鱗莖之間的根狀莖上抽出,通常具頭狀花序、總狀花序或傘形花序,罕有減退為單花;3枚萼片相似,側萼片基部寬闊並與蕊柱足合生,但其內緣不粘合;唇瓣小,肉質,鉸鏈般地着生於蕊柱足,活動,不裂;蕊往短,常有明顯的翅,翅向頂端延伸成一對芒狀或齒狀附屬物,高出於花葯之上;蕊柱足明顯,花粉塊4,多少成2對,蠟質,一般無附屬物,罕有具粘盤。[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