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塘救命(木朵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塘救命》是詩人木朵創作的詩歌。

作品原文

a/巫里巫氣的烏塘

1.

烏塘黑天黑地

外婆在床上想人

久病無孝子

我卻看見

一大片的地里穀子香


房間裡很潮濕

螞蟻已經搬家

她的被子快發霉了

被子上的錦繡

也暗暗無光


外公在墳穴里禱告

只在鬼中央

看看這個八十三的人呀

聲音像蚊子

指甲長長


春天了吧

我聞到油菜香

哎,媳婦嘆口氣

你怎麼胡思亂想


一個人沿着泥路來

不在身邊的兒呀

另一個在廳口的桃枝上

母親母親地喊

那是三歲夭的兒吧


我看見她

賭氣的嘴巴

心裡藏不下話呀

一說滿口白牙

媳婦打的湯咸了

爆竹的叫聲有點大


水面上風平浪靜

這口魚塘真管用

洗完蘿蔔蓄糞桶

外婆八十年

你說奇不奇



2.

要說我年青的時候

外婆暖着小茶杯

眼睛像口井

無地無衣無來往

現在看看

屋前炊煙飄

屋後稻花香


一個月的私塾先生

讓你外公認得了幾個字

砍柴回來扁擔空空

說是今天遇見兔

其實藏着半本紅樓夢


有錢就買地

良田再生息

如此三十年呀

哎,卻遇上了新政府


兩棵果樹三畝田

從此日子有得閒


黃連樹上子坨坨

泥鰍爛泥不可捉

你們不懂,我也懶說



3.

點點噹噹,牛馬王王

一隻小鳥,趕快逃走。


鴨婆唧,躲呀躲

雞撿柴,狗燒火

貓哩煮飯笑死我

猴子擔水井頭坐

脫下褲子捉虱婆

黃蜂叮一口

捋起褲子跑起走


4.

一條路通天堂

那是我故鄉

織好福字鞋底

從此雷打不生氣


橙子樹我的最好

要是起得早

還可以摘一些青棗

這裡的風水飽

這裡白米價不高


牛皮不是吹的

火車不是推的

我有十口魚塘

還有一副好心腸



b/鬼模樣

你看他鬼模樣

你看那花心野腸

剛把他放心上

出門就不認親娘


割禾莫要亂望

鐮刀鋒利沒商量

喝酒莫要胡想

小口也得千米釀


魚塘勤把草

山上多育秧

天上有冰雹

心裡亮堂堂



c/陽光曬在牆上

陽光曬在牆上

風在屋樑

煤炭在角落發光

外婆兩年未下床


風化作兩朵

一朵是城裡的媳婦

城裡人的洗手間

乾淨的地板

那是我最後的願望

做一回城裡人的老娘


一朵是我唯一的好女兒

每月十五下鄉

一路上老狗叫着

我就知道是我的姑娘

我沒有給她豐盛的嫁妝

那是想來就有的悲傷


陽光陽光

你看看你看看


黑天瞎地

我想洗澡換衣

可有誰知



d/雞蛋謠

紅雞蛋有喜

布里裹的雞蛋是份情

一窩雞蛋孵小雞

農貿市場有雞市


大蒜炒雞蛋

轉眼不見碗裡飯

鹽水泡一泡

宛如雞蛋洗個澡

茶葉拌一拌

脫手就是好價錢


我的母雞專吃谷

蛋黃就比你的紅

雞蛋全身都是寶

蛋清降溫醫眼睛

蛋殼樹下有營養


哎,這些老話有誰聽

不如現在就收尾



e/烏塘救命

春風錯了

錯開一樹桃花

這回暖的日子

泥土裡的蟲子

頂着一片芳香的土


我的這一家人

在村里數第一

大兒教書已退休

一月還有八百七

小兒官運正當年

如今不愁幾個錢

女兒終於進了城

小家從此喜洋洋


扳指數數下一代

羽翼豐滿花正開

長孫一手木匠活

行家裡手不示弱

仲孫已是教務主任

部下面前敢大聲

晚孫蛇年剛新婚

孫媳已經有身孕

孫女家裡環境好

將來要把大學考


外孫男女沒白養

逢年過節回烏塘

說話猶如鳥輕唱

拉着老手話家常


這福氣

在西家眼裡有妒忌

如今果園芬芳嘴

一片一片叫我醉


真想打馬回青年

烏塘不只八十錢

今日託夢給外孫

借他神筆把話屯


老太婆羅嗦

但是心寬闊

作者簡介

木朵,1972-, 江西 宜春人。

木朵現居宜春,喜歡小鎮生活,自謂「流落民間」;大學期間與一些好友嘗試「南方詩歌」的創作傾向,「含辛茹苦」,從此有了一點基礎。如今寫詩劇,越寫越寂靜;寫《雕蟲小技》,象抱着一面銅鼓。「一條街生活,一條街記憶」。編有詩集《斜坡上的斜暉》(2003)和《鑲銅邊的小鼓》(2004),札記集《一夜成名》(2005)。自稱「前世是一條魚」。[1]

主要作品* 《斜坡上的斜暉》(2003)* 《鑲銅邊的小鼓》(2004)* 札記集《一夜成名》(2005)[2]

也許沒有人更比木朵清晰辯別詩中自我的尺度,這是一種處於自我幻境之中的深深反省,它的判斷座標是詩、知識,以及人文的觸動。我從來都不懷疑他的閱讀,並非只存在於他的寫作意識,有時,我會被他所理解的人文覺醒人文氣息所感動,這一切,當他知道如何或自然而然將自己代入詩性並依附從未的這種感覺開始,它就會變成就像從別人口中說出來的言說。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從語言藝術層面更能體現且明顯,所幸,已經跨過了這道坎。後發力只會拓展深度與詩的空間感、層次感,所幸經驗的贈予;也沒有哪個人更能比木朵清楚讀者、「我」以及事物之間的位置與感應關係,這是閱讀的好處之一,可以訓練洞察力並成為一種習慣(鏡像),同樣,過於理性的思維存在「語言過於醒覺的危險」,但是當他所抒發的見識並非「個人見解」,並非強制於讀者的思辯,那麼,他的渾然不顧凜然正氣已經成為人文景觀、意象以及詩的部分。[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