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義圩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義圩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是田東縣北大門,地處田東、田陽、巴馬三縣交匯處,東鄰朔良鎮,西連田陽縣玉鳳鎮,南接那拔鎮,北通巴馬縣那桃鄉。鎮府所在地距縣城48公里。田東至巴馬三級柏油路穿過義圩、班龍、安東、朔晚等四個村。鎮村、村屯均通公路,交通便捷。全鎮總面積187.01平方千米,轄11個行政村,98個自然屯,共有 23840人(2017),居住着壯、漢、瑤等民族。[1]

中文名稱: 義圩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

政府駐地: 義圩街1號

電話區號: 0776

郵政區碼: 531508

地理位置: 田東縣北部

面 積: 187.01平方千米

人 口: 23840人(201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機 場: 百色巴馬機場

火車站:田東站,田東北站

車牌代碼: 桂L

鄉鎮概況

義圩鎮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狠抓各項中心工作,開拓創新,勤政為民,全鎮的各項建設事業一年邁上一新台階。2002年7月實現撤鄉建鎮;2003年8月,該鎮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廣西重點鎮,同年11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縣非典型肺炎先進單位;2004年11月,黨委、政府機關大院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明辦評為文明庭院;2005年7月被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鄉鎮」榮譽稱號;2007年9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兩基」迎國檢先進集體。

自然資源

義圩鎮蘊藏着豐富的金、錳、鐵、硅、鈦等礦產資源,並具有非常廣闊的開發前景,其中以鐵礦居多,分布義圩、福旺、那荷、安東、朔晚等五個村。正大力引進外來資金開發該鎮礦產資源,正在開採的有金、硅、錳、鐵等四種礦,其中:近年來引進大型外來投資項目有義圩村班查金礦、六一村龍當金礦。義圩鎮屬於土山區,土質肥沃,氣候溫和。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甘蔗、木薯等農作物和油茶、板栗、酸梅、杉木等林木,是全縣茶油的主產地。義圩香茶油馳名區內外,古時曾是皇宮貢品,深受皇帝的讚譽。解放以後,特別是近幾年來,經過不斷地改良油茶品種和提高加工技術,香茶油質量也日益提高,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供不應求。養殖業方面主要是養豬、牛、羊、雞、鴨等禽畜。義圩七里香豬是區內珍貴的香豬品種之一,因「皮薄肉嫩,味道可口,肥而不膩」而盛名,素有「一家煮肉四鄰香」的美譽,產品暢銷區內外。

經濟建設

據2006年統計,糧食產量8510噸,甘蔗種植面積2.2萬畝,預計年產原料蔗13萬噸,油茶8萬多畝,板栗1.2萬畝,香豬年出欄超3萬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500萬元,實現農業總產值9429.2萬元;財政收入318.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10元。全鎮村村通高壓電,實現屯屯農村電網改造,社會各項事業得到較快地發展。

社會發展

義圩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鎮各族人民,努力實施「小城鎮建設」、「特色經濟」、「科技興農」戰略。緊緊抓住一個支柱產業—甘蔗;圍繞兩個特色產品—香茶油和七里香豬;抓好三種產業—林業、畜牧業、服務業;開好五種礦—金、硅、錳、鐵、鈦;突出六個重點—小城鎮建設、扶貧攻堅、產業結構調整、項目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安全生產;為民辦好十件實事—規劃建設小康示範村、建設牛馬交易市場、抓好香油茶種植示範基地的建設、建設一批水利渠道、配合上級有關部門修建一批上等級的村屯道路、做好新農貿市場的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完成鎮政府所在地新水廠建設、完成衛生院綜合門診樓的建設、加大招商引資、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自2001年12月建成新農貿市場投入使用以來,商貿活躍,人流、物流不斷增多,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視頻

田東縣義圩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