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飯香(唐海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久久飯香》是中國當代作家唐海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久久飯香
稻浪千重、白鷺飛越,當秋風掠過廣袤的大地,「喜看稻菽千重浪,瀉玉流金萬里綿」,故鄉的田壟,呈現一派豐收的景象。
醉美金秋,一條條平坦的水泥路像舞動的玉帶,載着我的鄉愁,從城裡蜿蜒盤伸到村口。這一季,「魚米之鄉」的廬江,村莊前和山樑後,家家戶戶的早秈稻,猶如一串串跳動的音符,奏起了一行行美好的瞬間。每到這時候,我的耳畔總想起母親溫情的呼喚「雙搶啦」!這聲音,猶如夢裡的時光,潺潺在心間流淌……
曾記何時?氣候乾旱、那麼熱的夏秋,沒有電扇和空調,我們就靠蒲扇度過;沒有插秧機、與收割機,我們就靠鐮刀、扁擔,與肩扛手挑,在鄉下同自然條件惡劣的苦難做鬥爭。食不果腹的苦頭,衣衫襤褸的尷尬,寫作業、玩泥巴、撿稻子,跟在大人身後,下田幫忙干農活,就成為我們那一代人童年、與年輕時的全部記憶。
勞動的艱難,那時候,「跳出農門」就是父輩對我們的最大希翼。上班後,在基層糧站,我見證過鄉親們踴躍出售「愛國糧」的宏大場面。食不果腹的歲月,「顆粒歸倉」包涵了我們的夢想,更寄於一代熱血青年的初心——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奮鬥!
看望田野:目睹群眾從「靠天吃飯」到向「科技增收致富」的蝶變,國家惠農政策的春風勁吹,這裡已發生巨變……
劉子是我的同事,「下崗」後買了挖掘機到外地打工,一年賺的錢還不夠在外面的開銷。思來想去,他決定還是要在莊稼地里「掘金」。告別農業稅,買農機還有補貼,於是他在家門口流轉了200畝地。「雙搶」時利用割稻機、插秧機服務周邊群眾,自從裝上「智慧皖糧App」,「嘀」的一聲,便能掌握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和質價標準,實現糧食收購庫點的信息查詢和導航定位,就近進行售糧。不用排隊、不用等待,拇指輕點手機就能查詢糧款進賬沒有。
恆久以來,我居住在長江以南的小鎮。與同齡人話變遷,總能勾起我濃烈而熾熱的情感。在這片熱土上成長,她的一草一木、一點一滴的變化都銘刻在我心中,像是融入血液一般,樸素而真摯。
咱們本地產的優質早秈稻,從苗期開始葉片散發一種幽幽香氣,抽穗揚花期尤濃。由於多數留作口糧,農戶很少打農藥。近年來,由於「田保姆」助陣,這天然優質無公害早秈稻,收割機脫粒,曬穀之時、稻殼內水分緩緩蒸發,場上香氣宜人。曬乾、加工後,米粒飽滿、清亮光潔,呈珍珠色,似碎玉晶瑩。無論煮飯、煮粥均香氣四溢。尤其煮飯時有「一家煮飯十家香」之說,深受周邊群眾喜愛。
這種米,若用曬乾的稻草當作柴火,將其淘洗乾淨、再用鐵鍋煮飯,這樣燒成的米飯攙和着一股稻草的清香。農家小菜伴着珠圓玉潤的午飯,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許多人家就將早上的稀粥與鍋巴裝在大糖瓷碗裡,口渴與飢餓的時候,就用飯香來充飢。
再回眸,就連鹹菜夾鍋巴也是香噴噴地誘人啊!
「一粒米度三關」。科技的進步,今天的人們早已體會不到勞動的艱辛。現代社會,孩子挑食、偏食者居多,以至於哄「小皇帝」吃個飯,都成為家長們頭疼的一件大事。
於是,我耳邊仿佛有風箱「呱嗒,呱嗒」聲。如果舌尖也有鄉愁,它一定懷念裊裊炊煙、田埂上父親一聲聲吆牛犁地的聲音;它一定思念久久飯香、母親在院中一聲聲呼喚兒子的背影。透過遠處金黃色的重重稻浪,遊子將沿着你們的召喚悄悄回來……
此後,每臨豐收的季節,步入老街、老家門前時,我的內心並沒有預想的激動澎湃,更多的是一份篤定和從容。
看望田野:目睹老百姓從站起來到富起來之後,我們對勞動成果是否還有足夠的尊重?搽拭蒙灰的心靈,我們對於生活與生命的熱愛,那樣一種飯香,在你的靈魂中,是否依然珍藏?
久久飯香,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此香,乃國色稻香! [1]
作者簡介
唐海林 ,作家,詩人,廬江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