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麗江市博物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麗江市博物院是一所以展示地方歷史和民族文化為主的地方性綜合型博物館,隸屬麗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麗江市博物院最初名為麗江縣博物館,於1983年7月在麗江黑龍潭公園明清古建築五鳳樓內開始籌建,並於1984年7月正式開館。1990年在距五鳳樓50米的空地上開始擴建新館。1994年7月新館建設完成並正式對外開放,同時,麗江縣博物館更名為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館[1]。新館建築格局沿用了麗江納西族傳統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築形式,分為辦公區、文物庫房區和展覽區三個部分。

介紹

麗江市博物院位於麗江古城黑龍潭公園北部,是2004年由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館與原麗江地區文物管理所合併組建的公益性事業單位,肩負着收藏、整理、研究和宣傳歷史文物、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保護管理麗江境內文物等多重任務。人才結構合理,具有良好的學術研究能力。博物院下設辦公室、陳列宣教部、保衛部、文物保護管理部、產業開發部等部門。1993年被授予「全國十大地縣級優秀博物館」稱號,1994年榮獲「全國文化先進集體」稱號,1997年列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麗江市博物院成立於1984年,是雲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

麗江市博物院

2004年,麗江市文化體制改革後,與市文管所合併,升格為市級博物院。擔負着收藏、整理、研究和宣傳歷史文物、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保護管理麗江境內文物古蹟等多重任務。現有職工49人,其中研究館員1人、副研究館員8人,館員13人,博物院設有辦公室、保衛科、陳列宣教部、保管部、文物保護[2]管理部、產業開發部等部門,創辦和創建了《東巴文化報》和「麗江東巴文化學校」。收藏文物一萬多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3件,二級文物18件、三級文物264件、東巴文物2500多件,是世界上收藏東巴文物類型最多最全最豐富的博物館。我院是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曾榮獲「全國十大地縣級優秀博物館」和「全國文化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展廳展館

目前博物院主要設有四大展廳,第一展廳主要展示納西族起源,部分出土文物,東巴文化和東巴文化名家,三江併流及茶馬古道沙盤和麗江民族服飾。第二展廳主要展出東巴教相關的法器,東巴聖地名村,東巴占卜方式,及納西族傳統木楞房展示。第三展廳主要展示東巴象形文字、東巴造紙過程、東巴經書在世界各地的收藏分布和納西東巴祭風內容和形式。第四展廳以前展出納西東巴教神路圖和東巴法器及藝術,現在因與省外博物館交流,故展出省外交流第的民族服飾服飾及文化。

博物院有一很大的四合院,院內牆上市場展出麗江書畫名家作品

視頻

麗江市博物院 相關視頻

雲看展:雲南省博物館賞鎮館之寶牛虎銅案
雲南省博物館-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