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禱文十四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主禱文十四講》,類別:靈修書籍。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1],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的重要工具。它隨着歷史的發展,在書寫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裝幀形式[2],以及形態方面,也在不斷變化與變更。
節選
在馬太福音六章九至十三節,與路加福音十一章二至四節,有兩段類似的記載,就是主教導門徒禱告要用的話語,通常稱之為主禱文。這一篇寶貴的禱文,有人不贊成稱為主禱文,因為怕人誤會是主的禱告文,所以改稱公禱文。可是公禱文也會引人誤會是公眾禱告時才能背誦的禱文。而事實上,這是主給我們禱告的模型、范則,不論公禱私禱都該學習應用。因此我們仍然沿用主禱文這個名稱,不過我們不要忘記這不是主自己的禱文,而是主教導我們的禱文。
主自己的禱文,除了約翰福音十七章那篇完整而美麗的禱文外,至少還有三次是我們熟悉的記載:
第一處在馬太福音十一章廿五、廿六兩節。主責備哥拉汛、伯賽大兩個城裡的人硬心不悔改以後,就禱告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第二處在約翰福音十一章四一、四二兩節。主在呼叫那死了四天,已經發臭的拉撒路出來以前,舉目望天說:「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已經聽我。我也知道你常聽我,但我說這話,是為周圍站着的眾人,叫他們信是你差了我來。」
第三處在路加福音廿二章四二節。主在客西馬尼園裡,汗珠大如血點,滴在地上,他跪下極其傷痛,懇切禱告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這三次禱告完了以後,主都發出極大的能力。第一次,他作了一個千古不渝、感人心懷的宣告:「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第二次,他用行動與事實證明他是復活的救主,將拉撒路從墳墓里叫出來。第三次,他戰勝了肉體的軟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看見主這樣懇切禱告的模範,與他禱告後發生的能力,豈不令人嚮往?豈不大大吸引我們的心,去學習追求成為他一樣禱告的人!
門徒的心情正是如此。因此在路加福音十一章一節記載說:「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個門徒對他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門徒沒求主教導他們唱詩,沒求主教導他們講道、趕鬼、醫病,或是行別樣神跡;只求主教導他們禱告。哦!這個門徒是聰明的,他探索到了能力的源頭。他知道有了主耶穌那樣的禱告,才有主耶穌那樣的權柄;沒有主耶穌那樣的禱告,就不能行出主所付的一切。我們學會唱詩的技巧,學會講道的方法,也許可以感動人;但唯有禱告是感動天上的神,那創造萬有、管理萬物的主宰。所以我們真要求主教導我們禱告,使我們的禱告能直達天上的寶座。
一、禱告的次序
主教導我們的這篇禱文,言簡意賅、含義深邃、結構完整、美麗無比。其中語句排列的次序,也就是我們禱告應有的次序。
主禱文一共有九句:第一句是開端--我們在天上的父。第二至第四句是為神--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第五至第八句是為我們自己--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
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第九句是總結--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在這裡,我們注意到禱告的次序,是先為神,後為自己。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六章卅三節也說: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舊約里的十誡,也是同樣的次序,前四誡是對神,後六誡才是對人。記得列王紀上第十七章里的故事嗎?先知以利亞往撒勒法的寡婦那裡去,要求她先做一個小餅拿來給他吃剩下的才為她母子二人吃。寡婦遵命行了,此後壇里的面不減少,瓶里的油也不缺短,一直供他們渡過幾年的旱災。這便是神所要求我們的次序。寡婦如果不遵照這個次序.她和她的兒子當天就要挨餓,過不久就會餓死。然而,感謝主!一合乎神的次序,就有奇妙的供應,我們為自己的事情根本都不用求了。
這三句為神的禱文: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是以主的聖名為前提;願你的國降臨,是以主的國度為目的;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是以主的旨意為歸依。如果我們的禱告符合這三個條件,還有什麼問題呢?神一定垂聽我們的禱告,一定從天上傾福給我們,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
參考文獻
- ↑ 作品、著作物與版權,道客巴巴,2014-11-09
- ↑ 書籍裝幀設計的分類及藝術表現形式,豆丁網,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