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為什麼說《孔子家語》是「孔子研究第一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為什麼說《孔子家語》是「孔子研究第一書」?,文化故事。[1]

原圖鏈接《孔子家語》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孔子》

如果問這樣一個問題:哪部着作是研究和了解孔子最重要的着作?許多人會毫不猶豫地說是《論語》,也有人說《大學》是中國人的「聖經」。但如果說《孔子家語》是「孔子研究第一書」,恐怕會使許多人感到愕然。

事實上,人們對《孔子家語》還相當陌生,就其影響而言,它甚至與一般的着作都不能相比。可是,它確實是一部價值極高、值得格外重視的着作。我們稱他為「孔子研究第一書」,恰恰是從該書極其重要的價值而言的。

與《論語》的簡略相比,《孔子家語》有完整的場面;與《大學》《中庸》作為專題論文相比,《孔子家語》中的思想更為全面;《史記》記錄了孔子事跡,但《孔子家語》的記錄時代更早,內容更多,更加準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要準確地理解孔子,要真正走近孔子,決不能捨棄《孔子家語》。

然而,就是這部「記載孔子之專書」,就是這部研究孔子與早期儒學的「第一手材料」,卻命運多舛,幾經波折。該書長期遭受冷落,被許許多多人視為「偽書」棄而不用。到了當代,竟被認為是「贗中有贗」、「無任何取信之價值」的東西,甚至以為連「痛加攻擊之必要」都沒有。這是為何?《孔子家語》果真是「贗品」嗎?

《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着作。這部着作匯集了大量孔子的言論,再現了孔子與弟子、孔子與時人談論問題的許多場景,還有經過整理的孔子的家世、生平、事跡以及孔子弟子的材料。

現在流行的《孔子家語》本子一般稱為「今本《孔子家語》」「今本《家語》」,或直稱為「《孔子家語》」,這是由漢代的孔安國根據舊有材料寫定的。今本《孔子家語》共10卷44篇,與《漢書·藝文志》的着錄不同,這是因為當時流傳着不少有關的材料,在分卷上,孔安國整理的本子與其他的《家語》本子可能有所不同;在內容上,其他本子中也可能有孔安國沒能夠看到的《家語》材料。www.gs5000.cn

《孔子家語》記錄了孔子的言語事跡,內容豐富,具體生動,首尾完備。可以與包括《論語》在內的其他文獻相互參證。更為重要的是,《孔子家語》內容豐富,價值極高。今本《家語》共44篇,被分為10卷,這10卷分別包括若干篇,由於它們經過了孔安國整理、王肅作注,所以,同一卷內的各篇有相關的主題或者中心思想,但全書的內容,核心就是修身、做人、從政,因為這是孔子和早期儒生們畢生努力的方向。

《家語》的內容和學術信息非常豐富,主要可以分為幾類:

第一,關於孔子的生平事跡。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是最早的「孔子傳記」,敘述孔子生平事跡首尾,對所能夠看到的相關材料進行了分析排比與加工,給我們留下了較為完整的孔子事跡的記錄。然而,就具體內容而言,關於孔子生平的不少細節,《孔子家語》的記述要詳細得多。在《孔子家語》中,《相魯》篇依次記錄了孔子在為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不同職位上的經歷,記述了孔子執政於魯國期間的政績;《始誅》篇記述了有關孔子「誅」少正卯的事情,記述了有關孔子處理父子爭訟的事情等;《觀周》篇專題記述了孔子到當時文化中心洛邑參觀訪問的情況;《在厄》篇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在周遊列國途中被圍困在陳蔡時的情況,記述了他們在困苦境遇中的表現;《終紀》篇記載孔子臨終前的事跡、孔子去世後弟子們埋葬孔子以及為孔子服喪等情況。孔子的生平事跡還分散在其他各篇中,例如,《致思》篇記述孔子和弟子顏回、子路、子貢、子羔、曾子等人的言行,其中的言論就出於孔子與弟子們游於農山,命弟子們「於斯致思」,是談論志向的時候所為;《禮運》篇記錄了孔子着名的「大同」社會理想,十分引人矚目。有許多篇章記載孔子與弟子討論問題。

第二,反映孔子思想的言論。孔子思想的內容極其豐富而深刻,在《孔子家語》中,幾乎每一篇都在不同方面體現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關注芸芸眾生,關注天下國家,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在他幾十年的生活實踐中,對社會人生有很深的體悟,不論與自己的弟子、與各國的大夫還是國君,孔子都有內容豐富的對話。《孔子家語》中各篇記載的這些對話,有的屬於專題討論,有的屬於隨時議論;有的是孔子與一人的問對,有的是孔子與多人的探討;有的是孔子對同類問題回答的聚合,有的是一個主題不同方面的闡釋。《孔子家語》雖然各自成篇,但都是孔子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孔子思想鏈條中的具體環節。孔子主張仁政禮治,希望恢復「鬱郁乎文哉」的周公禮樂之治,為此,孔子十分注重對於社會人心的教化,主張通過對邦國的教化,使人心思治,自覺地遵守禮制,使大道運行,天下大同,人心和順。

第三,弟子們的言行事跡。孔子與其弟子是一個整體,他們共同組成了最早的儒家學派。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他對於先王之道的闡發及其相關論述,主要是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孔子大量的言論事跡都是通過孔子弟子整理流傳下來。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孔子弟子的研究就是對孔子研究的一部分。以前,我們研究孔子弟子,主要依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再參照《論語》等相關文獻的零星記載。其實,研究孔子弟子的基本材料應當以《孔子家語》為主,這不僅僅是因為《孔子家語》內容豐富,記述更為詳盡,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材料時間更早,更為可靠。在《孔子家語》中,大量的孔子與其弟子的往復問對是對孔子弟子研究的重要材料,與之相同,其中還有關於孔子弟子記載的專篇,這就是其中的《弟子行》和《七十二弟子解》。值得注意的是,《七十二弟子解》的材料應該出現較早,因而,比之《仲尼弟子列傳》具有更高的價值。《七十二弟子解》所載孔門弟子與《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所載情況有許多不同,對比這些記載,將《史記》與《家語》相互參照研究,可以發現孔子弟子的許多新的信息。

第四,追溯孔子的家世。孔子家世的研究與孔子思想研究有重要關聯。在《孔子家語》中,《本姓》篇專門記述孔子的家世,該篇可分為兩部分,前兩節為第一部分,直接敘述孔子的家世,最後一節為第二部分,記齊國太史對孔子的評價。兩部分都涉及孔子的身世,故以「本姓」名篇。該篇的記述原原本本,可與《史記》相互補充。其他篇章有的也涉及了孔子的家世。例如《觀周》篇便保留了孔子先祖世系等一些珍貴材料,如其中記曰:「孔子,聖人之後也,滅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於是,粥於是,以糊其口。』其恭儉也若此。」這些材料可與《左傳》《史記》等參照閱讀。

第五,關於古代禮制的論述。孔子重視禮治,《孔子家語》關於禮制方面的內容記述很多。由於禮的內容非常廣泛,可以說,該書中的許許多多的篇章都與那時的禮制有一定關聯。除此之外,該書還有不少專門記述禮制的篇章,對研究周代禮制非常重要。這些篇章有《曲禮子貢問》《曲禮子夏問》《曲禮公西赤問》等。《孔子家語》中的這些篇章有許多記載又散見於《禮記》等書,亦有不少章節不見於他書。由於《禮記》為漢儒匯編而成,其重點在於轉述孔子的言論,因此,即使見於《禮記》等書的材料,其具體語境也往往被當作枝葉而任加刪削。相形之下,《家語》所記則首尾完具,直接明了。無論是否見於他書,《家語》的材料都可與其他文獻互相參證,從而考察孔子與早期儒家的思想,尤其是禮的思想,為我們重新考察一些懸而未決的公案提供了條件。

《孔子家語》的材料來自當年孔子的教學。孔子去世後,弟子思慕孔子,遂匯聚、整理孔子遺說,他們選出「正實而切事」的材料,編輯為《論語》,其餘的便「都集錄之」,匯編成為《孔子家語》。也就是說,作為材料的選編,《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後學一個個言論、事跡材料的集合,看起來就像「語錄」。不過,它經過了編者的用心編排,而且具有很高的真實性、實用性,也許不少言論孔子可能常常說起。但是,《論語》的缺點在於作為言語的片斷、節錄,沒有具體的語言場景,往往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孔子家語》則不同,它不僅是專門的孔子和早期儒學的記錄,在規模上也超過了儒家「四書」中的任何一部,就字數而言,它是「四書」的總和。與《論語》的簡略相比,《家語》有完整的場面;與《大學》《中庸》作為專題論文相比,《家語》中的思想更為全面;《史記》記錄了孔子事跡,但《家語》的記錄時代更早,內容更多,更加準確。

《孔子家語》匯編成書後,孔子後學傳承學習,影響越來越大。開始,由於該書內容豐富,卷帙龐大,可能單篇流行。經過輾轉流傳至於漢代。到漢武帝時期,孔子第十二代孫孔安國又收集散亂的材料,進行了整理,重新編輯成書。經過一個時期的私家流傳,到三國時期,王肅為該書作注,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孔子家語》。

《孔子家語》重新問世後,他的流傳、整理、研究,就與歷代的學術主流聯繫密切,對該書的真實性,對該書的價值,歷來都有不同的認識。終於,20世紀70年代以來,地下出土了漢代以前尤其是戰國時期的思想材料,增加了研究孔子儒學的直接材料,「激活」了原來的許多寶貴文獻,所謂《孔子家語》「偽書」案終於得以終結!可以說,一部《孔子家語》流傳與研究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學術史的縮影。特別是《家語》在宋代疑古思潮興起以後至今命運的起伏跌宕,密切契合了各個時代的學術潮流。

就像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具有一定的規律那樣,歷代對《家語》的認識也具有內在的邏輯線索。在經歷了對《家語》的懷疑乃至否定,經過了慎重研究之後,特別是由於新材料的輔助證明,《孔子家語》成書的真相與學術價值被揭示出來,孔子儒學研究終於獲得了長期失落的寶貴材料。

只要認真比較今本《孔子家語》與材料相同、相通的有關典籍,就不難發現《孔子家語》極其寶貴的價值。例如,將《家語》與大、小戴《禮記》等進行比勘,《家語》就立即顯現出自己的優越性來。凡是對《孔子家語》認真研究過的學者一般都認可其重要的文獻價值。有學者說:「《孔子家語》保存了一大批比較原始的文獻資料,有許多地方明顯地勝於其他相關古籍,具有重要的版本、校勘價值。」我們曾說:「對於今天的孔子研究來說,《孔子家語》的價值並不在《論語》之下。」《孔子家語》由於內容龐大,該書價值之高出乎我們的想象,如果說《論語》是「孔子語錄」,那麼《孔子家語》應該接近於「孔子選集」。

對於《孔子家語》與《論語》的關係,學者們的研究已經完全認同了孔安國《家語·後序》的說法。孔安國說,《論語》具有「正實而切事」的特點,它是從眾多材料中選輯出來的孔子語錄,《孔子家語》成書在《論語》之後,具有材料匯編的性質,《家語》中甚至有引述《論語》的現象。因此,比之《論語》的「純正」,《家語》要顯得「駁雜」。胡平生先生說得好:「絕大多數攻擊王肅偽撰《家語》的書,都是這樣先自己劃定某種聖人言行的『神聖模式』,凡有不合『模式』的文字則必打成偽作。」如果說真有一個「神聖模式」的話,那麼它一定與《論語》的「純正」有關。不少學者研究問題,往往不顧《論語》有特定的選材標準,而以「《論語》未見」為理由,否定一些與孔子有關的事情的存在,這樣的偏頗顯而易見。還有一種看法,認為「論語」的「論」,有「選擇」「別擇」的意思。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屯部》曰:「論,!借為掄。」《國語·齊語》曰:「權節其用,論比其材。」韋昭註:「論,擇也。」《荀子·王霸》曰:「君者,論一相,陳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照之,以觀其成者也。」楊絫註:「論,選擇也。」如果《論語》書名的「論」為選擇之意,則《論語》應該是選自「孔子家」之「語」中的材料,是則《孔子家語》的價值不難察見。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要準確地理解孔子,要真正走近孔子,決不能捨棄《家語》,《家語》應該是當之無愧的「孔子研究第一書」!

視頻 

楊朝明:孔子家語 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經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