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報佳音書店 的圖片

臨門帕烈,外文名:Remmon-parez,基督教聖經地名。曠野中一地,在利提瑪和立拿之間。以色列人進軍迦南途中、漂流曠野時在此安營,然後前往立拿。(民33:19-20)

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1]》《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2]》一共27卷。

目錄

迦南

約但河以西的巴勒斯坦,古稱迦南,以色列人於約書亞領導下入居其地;其北疆與敘利亞毘連,所以敘利亞南部一帶有時也算為迦南的一部分,向無明確疆界。所謂「迦南人」,即是以色列人進入之前,巴勒斯坦土地上各部族的通稱,但不包括敘利亞北部的居民,以及烏加列(拉斯珊拉)等地的人。

「迦南」一詞的來源,雖經多方研究,迄無確說。一說以為來自閃語「低」這個字根;後從努斯(在伊拉克東部)出土的文物中發現有Kinahhu(「紫紅」)一染色名稱,學者便多有以為此即「迦南」名之前身,因古時迦南以盛產「骨螺紫」染料而馳名中東,於是漸以其物產名其地;嗣後又有人從語言學上分析,證明此論牽強無據。所以至今「迦南」的來源仍是一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