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渙古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渙古城坐落在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境內,位於濉溪縣西南35公里處,北與淮北疏達,南與蒙城通融,西與渦陽接壤,東與宿州比鄰,肖淮公路穿城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臨渙鎮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曾獲「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安徽省特色景觀旅遊鄉鎮」等榮譽稱號,是安徽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1]

中文名稱: 臨渙古城

地理位置: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

門票價格: 免費

建議遊玩時常: 一天

最佳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地理位置

臨渙古城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淮北平原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安徽省歷史文化名鎮臨渙鎮境內,位於淮北市濉溪縣西南35公里處,北與淮北疏達,南與蒙城通融,西與渦陽接壤,東與宿州比鄰,肖淮公路穿城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是安徽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古城概況

現存有古城牆、文昌宮、城隍廟、蹇叔墓嵇康舊居、傳統老街、特色古茶館、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等。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和臨渙古城牆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還是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主要景點

臨渙古城存有古城牆、文昌宮、城隍廟、蹇叔墓、嵇康舊居、傳統老街、特色古茶館、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等。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和臨渙古城牆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還是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位於臨渙鎮文昌路北文昌宮,占地面積5436平方米,擁有龐大的古代建築群體,前後三進庭院,合瓦望磚,重梁抱柱,雕花門、方格窗,三級台階,青磚鋪地。北院為總前委指揮部會議室、秘書處及劉陳鄧首長住處,東跨院為伙房和後勤處,南院是參謀處、作戰處、機要處、通訊處舊址。近年來,紀念館按照《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的國家標準,不斷打造景區的硬件和軟件設施,使景區在旅遊交通、遊覽、旅遊安全、衛生、綜合管理、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質量明顯提高,先後接待遊客40多萬人次。紀念館占地面積5436平方米,館內開設總前委舊址原狀陳列、史料陳列、實物陳列等三大塊內容,館藏革命文物200餘件。2009年被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館內設有總前委舊址原狀陳列、史料陳列、實物陳列等三大塊內容,館藏革命文物200餘件。1981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2001、2007年三次被列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為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2008年3月免費對外開放,年接待遊客量約10萬人次。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2A級旅遊景區。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總前委同志在臨渙文昌宮及祈集鎮小李莊度過50個日夜。淮海戰役剛剛打響,為配合華野作戰,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率中原野戰軍從河南進駐文昌宮。總前委在文昌宮生活、戰鬥期間,多次召開重要軍事會議,分析戰場態勢,研究制定一系列作戰方案,為取得淮海戰役的全面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隨着紅色旅遊的不斷升溫,近年來,淮北市和濉溪縣各級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加大對該館的資金投入,進一步改善了館藏條件和基礎設施,豐富了館藏內容和實物,使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建設、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提升文化影響力與社會服務等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蹇叔墓

東周宋國錘邑(今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鳴鹿村人,曾任秦國右相,輔秦穆公為「春秋五霸」之一,與百里奚、金至系(由)余等,共助穆公建立霸業。系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蹇叔墓位於臨渙城東周莊西南約50米處,在日偽時期被日軍挖掘,殉葬品被劫一空。古墓成十字形,東西長7米,無堵頭;南北寬4.5米,有堵頭;高1.8米,全由石弓山長條石砌成,雕琢工整,精細美觀。原城東門有石碑一座,橫額為「蹇叔故里」,墓前立石碑一塊,刻「蹇叔墓」3字。原碑已沒,現碑為1943年臨渙地方士紳重修蹇叔墓所立。

文昌宮

文昌宮坐落在安徽淮北市臨渙鎮的鬧市區,是一組略帶徽派建築風格的民居。灰牆灰檐,紅方格窗欞。淮海戰役開始前,這裡是中原野戰軍司令部駐地。1948年11月16日中央軍委電令成立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5人組成總前委,可能時開五人會議討論重要問題,經常由劉陳鄧3人為常委臨機處置一切,鄧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這裡便成為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部駐地。11月23日,指揮部駐地根據戰事需要由臨渙文昌宮遷至臨渙集東南的小李莊。

文昌宮文昌宮藏書閣東側的堂屋,是鄧小平的工作室兼臥室。一張木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馬燈茶壺,簡簡單單。鄧小平同志在文昌宮用的是一床帶彈洞的被褥。那是在魯西南戰役時,在駐地丁官屯遇到敵人突然轟炸,敵機的掃射把鄧小平的被褥打了5個洞。幸虧小平撤離得快,才沒有受傷。被褥用的是太行山織的土布,用草木灰染的。據當時負責警衛的同志回憶:文昌宮的後殿是首長開會的地方,開會時,首長們呈扇形坐在方形的會議桌前,會議桌是兩個方桌拼在一起的。文昌宮的院子裡有一口古井,而小平同志在每晚睡覺前,都要在東廂房屋山角,用從古井裡打出的冷水沖澡。就像電影裡看到的一樣,那裡有一個小凳子、幾塊磚墊腳。他在睡覺前喜歡打牌,抽的是寶豐煙。當時他隨身背的挎包內通常裝有3件東西:一是地圖,二是紙牌,三是紙煙。陳錫聯將軍曾在《截斷徐蚌線會戰雙堆集》這篇回憶錄中寫道:「鄧小平說,淮海戰役關係到中國革命的進程,必須全力以赴,不惜任何代價,堅決大膽地去奪取戰役的勝利。」這也正是鄧小平同志在文昌宮指揮部作出的決斷。2002年4月,淮北市又撥款將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文昌宮修葺一新,以供各界群眾參觀。

城隍廟

城隍廟位於臨渙古城中部,建於清雍正庚申年間,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存城隍廟為一處四合院落,後大殿三間,東廂房三間,前門樓及廂房計五間;後殿長10米,寬5.8米。青磚小瓦,高脊出廈,花格門窗。皆為拱形。廊柱為八棱形石質檐柱,上陰刻對聯:「罪有重輕罰,富而不仁加一等,功無大小賞,貧能作善倍三分。」柱礎為蓮花圖形,搏風板淺浮雕龍鳳圖案。走廊兩端各鑲嵌石碑一塊,系城隍廟田畝等情況,大殿內原有壁畫,已損。

臨渙茶館

臨渙茶源於東晉,臨渙街設有固定茶攤。唐朝,該鎮即出現茶館,宋、元時期臨渙街以經營茶館為生很普遍,據《通志》載,明清時期的臨渙茶館因水源優勢,使其鼎盛時期茶館二十餘家,臨渙人的飲茶習慣自此沿襲。臨渙茶館臨街而建,多為青磚小瓦、飛檐,具有明清建築風格。

視頻

安徽旅遊十大古村鎮 千年古城臨渙古鎮 古稱銍城 源起渙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