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江仙 登凌歊台感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江仙 登凌歊台感懷》

作品名稱: 《臨江仙 登凌歊台感懷》

創作年代: 北宋

文學體裁: 詞

作 者:李之儀

《臨江仙 登凌歊台感懷》北宋詞人李之儀的詩詞。[1]

蘇軾對李之儀的影響極為深刻。《姑溪居士全集》中收錄與蘇軾有關的作品四十餘首;《蘇軾文集》和《蘇軾詩集》中收錄與李之儀有關的作品二十餘首,特別是在遇赦北歸的一年時間內,蘇軾給李之儀的信箋就達7封。由此可見,二人的情誼非同一般。蘇軾比李之儀年長,李之儀視蘇軾如兄若師。[2]

詩詞正文

作品賞析

這首詞,當作於李之儀居今當塗期間的某年春天。

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離宮於此。實際上,凌歊台並不很高(據《太平寰宇記》載僅高四十丈 ),只是因周圍平曠,才望得很遠。李之儀的這首詞就是登此台遠望之所得。目的在借景發揮,借登凌歊台以抒發內心的感慨。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過三分。江山重疊倍銷魂 。」起首用「偶向」二字,便透露出他平時幽居抑鬱的心情。李之儀雖身在江南,心猶念汴京和故土(李之儀的家鄉在今山東無棣 )。登高以眺遠,自難免引起萬千感觸。但詞人僅用「春光已過三分」一句概括他種種思緒,把無窮的空間感化作有限的時間感,從而收到含蓄蘊藉的審美效果。「 銷魂」一詞,兼有極度高興和極度傷心兩方面的含義。

「風花飛有態,煙絮墜無痕 。」飛花、墜絮,本都是自然形態的東西;但經過詩人的渲染,便都變成了含情物。飛花,指他人之乘風直上,舞態翩躚,得意非常;墜絮,喻己身之遭謗被逐,墮地沾泥,了無痕跡。

下片點明題意 :「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清愁滿眼共誰論?」「傷感甚」,指以往歲月里所遭受的政治打擊。「那堪舊恨仍存」,意味着此刻、此後仍然「舊恨」綿綿。「清愁」,當指目前所觸起的新愁。詞人在「愁」字下加用「滿眼」一詞,便使人覺得愁如春天的遊絲瀰漫空際。至於愁些什麼,詞人並未明言,因此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共誰論」,進一步表明詩人塊然獨處,竟無人可為解愁。

「卻應台下草,不解憶王孫?」卻,這裡作「豈」解,「卻應」即「豈應」。詞人目睹凌高欠台下春草叢生,很自然會聯想起淮南小山《招隱士》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著名詩句。但李之儀這裡的「王孫」指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詞人把歸鄉不得的怨恨歸咎於春草的不解相憶,實乃貌似無理卻至情的說法。

紀昀《 四庫全書總目·姑溪詞提要 》謂李之儀「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減秦觀。」可謂一語中的,總括了李之儀小詞的特點。這首詞就是明證。

作者簡介

李之儀(1048~1117後)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 滄州無棣(今屬山東省無棣縣)人。哲宗元佑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佑末從蘇軾於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後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後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塗。[3]

李之儀早年師從於范仲淹之子范純仁。熙寧三年(1070)進士,初授萬全縣令,後到鄜延軍任職。元豐六年(1083)春回京。時高麗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諫大夫楊景略等前去弔唁。楊素聞李之儀清節賢名,才華橫溢,遂奏請之儀同行,作為書狀。出使途中,路過山東長清縣孝堂山漢石祠時,曾題字於石祠的石柱上,大字楷書,共五行,現刻字尚存。這是他在山東留下的僅有的遺蹟。[4]

哲宗元佑初(1086)范純仁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李之儀遂被任命為樞密院編修官。不久,又為原州(今屬甘肅)通判。與蘇軾,黃庭堅,秦觀交往甚密。元佑末從蘇軾於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二年(1099),上調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

徽宗崇寧初(1102),提舉河東常平。後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塗)。李之儀《與祝提舉無黨》說:"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喪子婦,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脫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繼見舍。第四年初,則癬瘡被體,已而寒疾為苦。" 後遇赦復官,授朝議大夫,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稱鵝溪)為緣,自名"姑溪居士",卒後葬於當塗藏雲山致雨峰。

視頻

康震老師幽默點評李之儀的《卜算子》,妙語連珠,跟說評書似的

..

無棣有個著名詞人—李之儀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