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江仙 其二 感事(蔡淑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江仙 其二 感事》中國當代作家蔡淑萍寫的詩詞。

作品欣賞

臨江仙 其二 感事

青鳥頻傳腸斷句,背人珠淚空垂。

瓊樓玉宇總迷離。

風雲誰管領,鶯燕失群飛。

苦費思量終不解,此情寸寸成灰。

夜長難寐有深悲:嫩紅吹落後,難起絮沾泥! [1]

作者簡介

蔡淑萍,女,漢族人。生於1946年,四川營山人。當代著名女詞人,曾任民盟重慶常委、秘書長、《中華詩詞》副主編,現為四川詩詞學會副會長,中鎮詩社副社長。著有《萍影詞》一卷。另有《蔡淑萍詞鈔》收入《岷峨詩叢》,部分作品收入《海岳風華集》《當代巴渝詩詞十五家》等詩詞集。詩詞創作主張關心社會,反映現實,風格崇尚清新自然。

蔡淑萍中學畢業後,歸家務農四年。文革初期,遠赴新疆阿勒泰謀生。1979年通過考試作了代課教師。1982年2月進入新疆兵團教師進修學院學習。1982年冬加入王亞平首倡成立的邊風詞社,開始學寫詩詞。自新疆兵團教師進修學院畢業後,回到阿勒泰團場後,被調到團部中學開辦小學教師培訓班直至調離新疆。1985年春調回重慶後,繼續完成電大學業,又領到四川電大的畢業證。1988年,考入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專升本」函授班學習。1991年,領到西南師範大學的本科畢業證。後來,赴北京應聘為《中華詩詞》雜誌社擔任副主編,主持日常的編務。現居四川成都市。

蔡淑萍雖然也寫到自己艱苦的生活、複雜的情緒,但更多地是把它升華到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和憧憬,對同樣生存艱辛的人們的同情和關懷上。像她的《八聲甘州 冬夜》:

又一年逝水嘆如斯,燈下漫銷凝。縱窗前月淡,瓶中梅好,無奈淒清。一個鍾兒小小,恨嘀嗒聲聲,只管催人老,不管傷情。

悵對素箋難寫,是如煙舊事,如夢生平。便而今細數,碌碌事何成!想佳人、猶依修竹,待何時、共賞萬山青?搴簾處、有孤桐影,伴我寒庭。

上闋寫淒冷的心情,感情細膩婉轉,又不沉溺於一己的哀怨。下片則從淒清中仍朝前看,其中的「佳人」,應為作者所追求的美好的東西,是理想中的自我。作者寫這種雖身處逆境或曾經遭受的苦難、卻着眼於未來的例子還很多,如《蝶戀花己巳中秋》中面對「黯淡雲如疊」的如磐夜色,卻相信也終於迎來了「天意應知憐蹀躞,中宵放出盈盈月」的清光瀉水般的中秋之夜;《虞美人游南溫泉》中,面對「菰蒲荇藻橫窗牖,昨夜山洪驟」的一片狼藉,仍宣言「憑欄莫悔此番來,待得雪時還訪臘梅開」,等等,這些均非有意之作,但都反映了作者的性格。而正是這種追求和期待,使作者頑強地生活和寫作下去。

儘管蔡淑萍對自己的遭遇並沒有着力去寫,卻對同樣遭際厄運甚至付出了生命代價的弱者懷着深切和強烈的同情。在《浣溪沙悼少年劉永》中,作者為一個因飢餓難忍不得不去偷食青苗而遭受毆打並最終被趕入嘉陵江致死的少年,發出了「此其人世乎?」的責問,並寫下「底事群氓人作獸,無端江水碧成殷。深悲巨憤淚汍瀾」的有異於她的其他詞作風格的詞句。這使我想起杜甫的《又呈吳郎》,對因難耐飢餓來打棗子充飢的鄰家老婦,杜甫想到的是「不為困窮寧有此,祗緣恐懼轉須親」,勸吳郎不要為阻止她而插上稀疏的籬笆,最後發出了「正思戎馬淚盈巾」的浩嘆。我不知道作者在寫《悼少年劉永》時有沒有想到杜甫的詩,但這種深切的悲憫情懷和人本思想卻是相同的,這也是中國詩史上的一個亮點而絕不是暗點。

蔡淑萍是重感情的,在新疆,她遙望故鄉,寫出了「月明千萬里,鄉思無窮已。不敢問姮娥,家山夜若何」(《菩薩蠻中秋》)那樣魂牽夢繞、情思悱惻的詞句,而在她離開新疆之後,卻又視那片粗礪廣袤的土地為第二故鄉,充滿「問緣何、鄉愁難泯,待歸時、塞上又情牽?深斟酒,向東風祝,春滿天山」(《八聲甘州讀〈軍墾頌〉寄唐世政先生》)的感激之情。她的親情、友情以至遣懷寄興、登臨詠唱諸作也都情重於辭,讀來令人有沉甸甸之感,覺得那都是她用自己的生活、情感堆積起來的,從而為讀者所喜愛。

在寫作時,蔡淑萍不但要求感情上的真,甚至事實和細節上也要求真實(儘管作為文學創作,進行集中、想象和誇張是完全可以的),一定要寫自己的親身所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和真心所感,再從中擷取帶有典型意義和生活情趣的畫面如實寫出,往往形象鮮明,生動傳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