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戎漢語詞彙,拼音lín róng,釋義親臨戰陣;從軍。[1]

[]

出處

《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今宜皇太后與朕暫共臨戎,速定醜虜,時寧東夏。"

南朝 梁 蕭統 《弓矢贊》:"弓用筋角,矢制良工,亦以觀德,非止臨戎。"

唐 劉禹錫《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峻節可臨戎,虛心宜待士。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四:"不妨常日饒輕薄,且喜臨戎用草萊。"

清 昭連 《嘯亭雜錄·奎壯烈》:"其兄 忠烈公 明瑞 嘗殉節 滇 南 ,故 純皇帝 不欲使其臨戎。"

解釋

親臨戰陣;從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