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串場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串場河俗稱下河。串場河初為唐代修築海堤時形成的復堆河,是鹽文化的搖籃。從宋代開始,沿新修捍海堤(世稱范公堤)一線有富安、安豐、梁垛、東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駒、劉莊十大鹽場(其中東台為以上十大鹽場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因復堆河將這十大鹽場串聯起來,所以稱串場河。

串場河以東台海道口為界,分南北兩段,由海安向北流經富安、安豐、梁垛至何垛場,為南串場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經丁溪、草堰(原屬東台北鄉)、白駒(原屬東台北鄉)、劉莊(原屬東台北鄉)、伍佑、新興、廟灣,為北串場河。今天串場河全長170公里。在明末清初,東台詩人吳嘉紀,他的詩記述了里下河時代和歷史的苦痛。[1]

中文名: 串場河

別 名: 下河

所屬水系: 黃海入海河流射陽河的支流

河 長: 176 km

航道治理

串場河是航運、灌溉、排洪的綜合性河流。建國後對河道進行清障掃床。1953年,在東台縣南門老石拱橋河段清除了日軍投降時拋下的37枚700磅至1500磅炸彈;1954年,疏浚安豐至海安11公里航道,共挖土27萬餘立方米。與此同時,還對東台、鹽城市河礙航碼頭進行拆遷改造。1955年,疏浚上岡河段,打撈沉石近600塊,拔除暗樁1000餘根,清除坎埂71道,挖除淺灘淤沙1268.5立方米,共挖浚土方28萬立方米。1955年,動員民工1.5萬餘人,開挖沿線長灘1500米,挖土28萬立方米。1956年,為解決農村灌溉、排澇,對串場河自阜城射陽河以南至海安進行全線拓浚,並於阜寧以北接射陽河喻口,新開一條小中河,過阜寧腰閘與蘇北灌溉總渠相接,使兩河之水互相調劑。1961年6月,省交通廳以「蘇4號」挖泥船,配泥駁25艘,疏浚劉莊、便倉淺段,挖土1.95萬立方米。1963年7月,浚新興場段,挖土2萬立方米。1965年,鹽城投資2萬元,在劉莊段拓寬裁彎取直,挖土14055立方米。1972年冬,省交通廳撥款28萬元,對新興場1.8公里彎段裁直,挖土36萬立方米,建橋1座。1973年冬,省交通廳撥款25萬元,對東台海道橋3.%公里河段的6個連續彎道,裁彎取直,並改建海道橋1座。1977年,疏浚建湖縣鐵絲灣段河道。

1978年投資300萬元,建成1座海安船閘,閘室長160米,寬12米,口門寬10米,門檻水深2.5米,設計年船舶通過能力為300萬噸。同年,為接運徐州煤炭,又投資50萬元,動員9000餘名民工,全線拓浚小中河。至1979年竣工,挖浚土方82萬立方米,河底寬25~27米,標高為-1.5~-2.0米,邊坡為1∶2.5。1981年冬投資17.66萬元,再浚建湖縣鐵絲灣航道,挖土6.53萬立方米。1984年,機浚中陳莊至阜寧3000米河道。1985年,按六級航道標準,全面整治鹽城市河,砌築駁岸。至1987年,全河除海安至東台47公里有多處河床水深不足2米、底寬不足10米、只能單向通行小船外,自東台至鹽城、阜寧129公里河段,水深2.5米,底寬20米,可達六級航道標準,惟全線尚有20處左右的彎道,最小曲度半徑僅40米。

串場河全線共有橋樑24座,其中海安縣境11座,有六里港橋、海隆橋、春風橋不符合六級航道橋樑標準;東台市境以北13座,其中伍佑橋、鹽城解放橋、西門橋、工農橋淨跨為16米。全線共有過河線纜39處、航標16座。

串場河航道屬淮河流域裡下河水系,為蘇中濱海平原南北縱向幹線航道,南接老通揚運河達南通港入長江,北通射陽河及蘇北灌溉總渠,西與泰東線、高東線、興東線、鹽寶線、鹽邵線相連,為鹽城水上運輸的紐帶,承擔鹽城市水上運輸進出口總量40%左右。據三玎觀測點統計,1987年船舶通過量為12.57萬艘、505.65萬總噸,其中重載為7.75萬艘、312.22萬噸;海安船閘統計,年船舶通過量為12.11萬艘、401.31萬總噸,其中重載為9.22萬艘、278.20萬噸,主要運輸物資出口有糧食、棉花、食鹽以及農副產品等,進口有煤炭、石油、礦建材料、日用工業品等。

河道走向

串場河在江蘇省中部里下河地區東部。南起海安縣西的通揚運河,北經富安、安豐、東台、劉莊、鹽城、上岡至阜寧入射陽河。始建於唐大曆元年(766),沿常豐堰(范公堤前身)西側,南北延伸。南宋咸淳五年(1269),兩淮制置史李庭芝重加修築。明、清為串通淮南各鹽場,屢次疏浚,至乾隆三年全線貫通。建國後多次裁彎拓浚。河長176公里,寬40~70米。沿途穿鬥龍港、新洋港、黃沙港等,是里下河地區排水入海調節河道和重要農副產品運輸航道。

串場河南自海安縣西老通揚運河口,過海安船閘,北經富安、東台、劉莊、鹽城、上岡,至阜寧入射陽河,全長176公里。

主要支流

運鹽河又名泰東河。在泰州市區東北部。南起泰州新通揚運河,經淤溪、溱潼、時堰、西溪至東台鎮西南入串場河。明永樂二年(1404)開。明、清曾築堤,後廢。歷經疏浚。50年代以起訖地命名。1982年拓浚淤溪段,河長60公里,寬60~90米。沿途與梓辛河、蚌蜒河交匯。排澇能力為50立方米/秒,可通航,是排洪、灌溉和航運河道。

河道形成

串場河發端於修築海堤。唐大曆元年(766年),淮南節度使判官李承主持在楚州、揚州海濱創築海塘,名捍海堰(一名常豐堰),北起鹽城,南抵海陵,始有捍海堰旁的溝渠。宋天聖二年至六年(1024~1028年),泰州知州張綸從西溪(今東台市)鹽官范仲淹議,於李堰西側大規模重修捍海堰,後人稱范公堤,形成斷斷續續的復堆河道。至和年間(1054~1056年),沈起又將范堤續修到呂四。南宋寧宗時(1190~1194年)又加疏通,統稱運鹽官河。明永樂九年(1411年)及天順年間(1457~1464年)曾兩次浚河修堤,明中葉以後,串場河一名始見於文獻記載。清康熙、雍正時,先後挑浚丁溪至白駒、伍佑至泰(州)壩、鹽城至便(卞)倉等河段。乾隆三年(1738年),又於鹽城北開河120里,直達阜寧與射陽河相通,至此形成串通蘇中沿海栟茶、角斜、富安、安豐、梁垛、東台、丁溪、草堰、小海、白駒、劉莊、伍佑、新興、廟灣(今阜寧)、天賜等15(後為36)個鹽場的鹽運河道。道光(1821~1850年)以後,因海岸東移,海遠鹵淡。民國時期,原蘇中鹽場相繼廢灶興墾,串場河鹽運衰落,河道疏於治理,以致淤淺、狹窄、多彎,僅通行小型船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