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豐沙鐵路

圖蟲

中文名 :豐沙鐵路

通車時間:1955年6月

全長:121 km

牽引動力:電氣化(1984年完成)

起點:北京豐臺站

終點:沙城站

正線數目:雙線(1972年完成改建)

豐沙鐵路,是連接北京豐臺區河北張家口懷來縣沙城鎮的鐵路線路,全長106千米,建於1952-1955年。是繼京包鐵路之後從北京去往冀西北重鎮沙城、張家口的第二條通道,也是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之一。 豐沙鐵路為複線電氣化鐵路,沿線共設12個車站。自京西沿永定河岸北上,蜿蜒穿行於高山深谷之中,依山傍水,迂迴曲折,隧道密集,橋樑眾多。[1]

歷史背景

1952年9月,豐沙鐵路開工修建上行線,1955年6月通車,11月交付運營。這條鐵路是避開原京張鐵路關溝段33‰大坡道的另一通道,是當年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時所選的幾條線路中認為較好,但因造價較高而被迫放棄的路線。 1963年初增建第二線即下行線。1972年,豐沙線複線改建完成,1984年完成電氣化。 2016年6月,運行60年的豐沙鐵路將迎來一次大改造。為了讓長安街西延至門頭溝,豐沙鐵路4.97公里的路段將鑽入地下,力爭在2018年6月實現竣工通車。豐沙鐵路改建工程完工後,將由原緊貼永定河大堤的位置東移50米,改從首鋼老廠院內通過。

運營狀況、規劃

2017年12月21日上午10點40分左右,當天第一對開往北京豐臺方向與河北沙城方向的兩列貨運列車先後在改建後的豐沙鐵路上通過 。 豐沙鐵路石景山段將通過入地的方式為長安街西延讓路。據悉,豐沙鐵路入地改造時間力爭與長安街西延工程同步 。 為了給長安街西延讓路,鐵路豐沙線部分線路從地面線改為地下線 。

里程碑建設

全線隧道密集,上行線共隧道65座,下行共隧道67座,其中上行056號隧道長19.8米,是豐沙線同時也是中國准軌鐵路最短的隧道。

重點工程

斜拉橋

豐沙鐵路轉體斜拉橋是北京市六環路109國道分離式立交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六環路全線最關鍵控制性工程。大橋跨越繁忙的豐沙鐵路(每8分鐘就有一趟列車經過),與鐵路線相交角度約40°。主橋全長263米,採取四跨連續子母塔單索麵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結構,橋面寬30.26米,雙向六車道。主塔採用塔、梁、墩固結體系,塔高33米,子塔採用塔、梁固結體系,塔高19米。是世界上首次採取墩頂轉體的斜拉橋。轉體箱梁全長182米,單鉸轉體總重量達15000噸,在同類型橋樑中居世界之首。

文化特色

豐沙鐵路烈士紀念碑矗立在豐沙線進山的第一個隧道之前,琉璃渠村一個不起眼的農家小院旁邊,碑文記錄了豐沙鐵路的修建過程以及英勇的鐵道兵在與洪水風沙、落石、塌方等惡劣自然條件抗爭的過程中英勇獻身的動人故事,105公里路段總共有108名烈士,平均每一公里都有一個人犧牲。 碑身為漢白玉石質;碑頂為金字塔形,碑陽額面是鐵路路徽,碑身上刻"修建豐沙線烈士永垂不朽"11個字,下面基座上刻"1952-1955",碑陰上刻的是修建豐沙線的經過:豐沙線自1952年十月施工,1955年7月1日接軌通車,提前完成半年之久。修建豐沙線鐵路共有四萬餘人,有集體轉業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鐵路工程第八師,有原各營業線的職工,有祖國各地的農民兄弟組成的這支建設隊伍,在與堅石、塌方、流沙、洪水、烈火展開鬥爭中,共有108名同志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貢獻

豐沙鐵路建成通車後,使北京包頭間的運輸能力不再受八達嶺地段大坡道線路的限制,並成為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由北京發往張家口方向的大部分客運列車也已改行豐沙線。起止:東南起首都北京市,西北到河北懷來縣。 豐沙鐵路東南通過北京鐵路樞紐與京山、京廣、京秦等幹線相通,西北自沙城併入京包鐵路複線。全線線路中段的七號大橋,猶如一架彩虹飛跨於軍都山脈峻岭之間;京西最大的水庫官廳水庫別有風光。 豐沙鐵路烈士紀念碑矗立在豐沙線進山的第一個隧道之前,琉璃渠村一個不起眼的農家小院旁邊,碑文記錄了豐沙鐵路的修建過程以及英勇的鐵道兵在與洪水、風沙、落石、塌方等惡劣自然條件抗爭的過程中英勇獻身的動人故事。105公里的鐵路,108位永載史冊的烈士,日夜傾聽着列車的穿梭。當電氣列車穿行在美麗的永定河峽谷,旅客們也許應該記起他們。 豐沙線是為了緩解京包線運能不足而修建的鐵路,繼豐沙一線1955年通車後,因運量加大、運能緊張而增建二線。 其中的永定河7號大橋首次採用跨度150米的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拱橋新技術,矢高40米,形式美觀,並節省大量鋼材。該項新技術是中國創造,屬當時亞洲之冠,於1978年獲中國科技大會獎。

視頻

目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