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豐縣常店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豐縣常店村位於趙村川中部,全村319戶,1433人,6個村民組。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46畝,村莊占地201畝。趙村川河經村南流入伊河,氣候變化明顯,常年乾旱少雨。距洛欒快速通道3公里,道路比較便利。[1]

中文名:常店村

所屬地區:趙村川中部

面 積:2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319戶,1433人

村情概況

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村兩委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班子和村民代表會議,根據本村實際,研究制定方案,全村各項工作正健康、有序地開展。目前,村組入戶道路硬化3公里,成立了3名專職人員組成的保潔隊伍;新建了垃圾池8個、垃圾填埋場1處、沼氣10座等基礎設施,完成了通道綠化,使常店村面貌煥然一新。

鄭村鎮常店村位於鄭村鎮東部,全村共有1400餘人,2400多畝土地,下轄常店、原節、高家莊、任家莊四個自然村。共10個村民小組。是一個純農業村。

2008年第八屆村民委員會換屆以來,新的兩委班子,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郭廣瑞同志的帶領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以來的方針政策,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2009年,在村經濟困難的情況下,為村民發放年終福利每人100元。如今常店人正在大力弘揚右玉精神,為新農村建設努力奮鬥!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83畝(旱地83畝),人均耕地1.48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500畝,荒山荒地15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主要銷售往省內。

2006年畜牧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2.5%。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37.5%;畜牧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62.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3頭,肉牛6頭,肉羊100頭);工資性收入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68元,農民收入以畜牧業、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的23%),在省內務工6人。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1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通過籌資籌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後勁。不斷提高生產產品數量和質量,向商品化市場邁進,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致富奔康步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1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43.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3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3戶(分別占總數的18.7%和18.7%)。該村到鄉鎮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建有小水窖5口。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奮鬥小學,中學生就讀到田壩中學。

該村距離小學校8公里,距離中學3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人,其中小學生5人,中學生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田壩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鄉衛生院3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戶,占農戶總數的18.7%。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0戶,全村人口260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120人。其中農業人口260人,勞動力180人。 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30人,彝族30人。

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1%。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德茂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石龍壩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2公里,距離中學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7人,其中小學生33人,中學生3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0.6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70個(勞均0.5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6人,黨員中男黨員6人、女黨員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發展芒果產業為主

視頻

愚伯的自留地新年第一波:他們,到豐縣歡口鎮常莊村做公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