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江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江塔巍然聳立於青弋江長江交匯處的江堤上,半依鬧市半偎江,古人譽之為「江上芙蓉」,是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稱:中江塔

館藏地點:蕪湖市新蕪區沿河路青弋江口

所屬年代:明

類 別:古建築

公布時間:2004年10月28日

文物級別: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民間傳說

關於中江塔,在蕪湖坊間至今仍流傳着一個具有神話色彩的傳說。

傳蕪湖曾經有一條千年黃鱔精(另傳鯽魚精),常常引起水患;遂修兩塔鎮其首尾,中江塔即鎮其首,而小九華的赭塔則鎮其尾。

歷史發展

中江塔

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續建落成。

古時候,人們把長江的從九江至京口(鎮江)一段,稱為中江,而蕪湖適得其處,故有中江之名;又說古有中江,東通太湖,西流長江,蕪湖古地即在中江畔,因而稱蕪湖為中江,中江塔因此得名。

乾隆年間,這裡有一個傳說。積福閣里的汪和尚,無論冬夏只穿一件破衲衣。

一天,他望着中江塔大呼:「好蠟燭!」聽者不解其意,以為他講瘋話。

第二天,寶塔果然起火了,焚燒數層。

原來塔頂是兩層六面窗戶,懸掛油紙燈籠照明,為夜間過往和入港船隻導航,守護人一時大意釀成火災。

從此,中江塔頂沒有修復,光禿禿如同蓋上一口鍋。

1988年市政府撥專款整修已呈老態的中江塔,恢復了寶塔應有的風貌,加上塔尖,掛上風鈴。

明月中秋之夜,江波蕩漾,水天一色,流年此處,可見塔影臥江,徐風吹過,飄來悠揚的樂曲,和着叮噹鈴聲,猶如身處夢幻之境。

形狀

中江塔聳立於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江堤上,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但「工未竣」,「折損二層」。

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乃落成」。

一、二層建設於明代,三、四、五層建設於清代,前後跨越了60年。

形成五層八角風水塔,「以鎮水口」。

塔為磚石結構,高35米,當時建成的時候,中江塔是有剎有檐的。

每層每面均有一門,門兩邊各有一窗,專供夜間置燈,導航來往船隻,故中江塔堪稱為蕪湖地域位置的標誌。

古時候,人們把長江的從九江至京口(鎮江)一段,稱為中江,而蕪湖適得其處,故有中江之名;又說古有中江,東通太湖,西流長江,蕪湖古地即在中江畔,因而稱蕪湖為中江,中江塔因此得名。

早在東晉、南北朝時期,該處的小塔就成了長江、青弋江兩江船隻夜航的燈塔,也是船隻進入蕪湖的航標。

樓閣式磚木結構風水寶塔,八角五層,每邊長4.1米。塔高43.7米,其中塔剎高10.16米。每層四窗,錯置相間,每窗左右各設一燈龕。

塔內結構一至二層為壁內折上式,石梯盤繞。三至五層為空筒式,木梯依壁。

門窗塔壁,精雕細刻。牆面各邊均嵌有磚雕,尤以1~2層圓形欹柱兩側的磚雕雀替最為突出。

1987年經省考古研究所組織維修,恢復了塔的出檐部分。八個角用轉角斗拱支承老戧出戧,出檐深遠。

八個面補間斗拱用兩朵支承檐桁出挑,椽子和飛子上釘望板,上覆鴛鴦瓦。

修復後的中江塔巍然壯觀,登臨塔頂,萬千景象,盡收眼底。

中江塔的外形與一般佛塔不同,除頂層略有收縮外,余層幾乎呈立柱形。塔頂渾圓,所以人們譽之為「中江一柱」。

清初蕭尺木《太平山水圖》組圖中《范羅山圖》左下角處,就繪製了中江塔。

夜間從一門二窗射出光亮,為往來船隻夜間導航,這也是中國式的「燈塔」,告訴過往船隻蕪湖到了。

作用

中江塔雄視雙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長長,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勝收。

入夜,月華皎皎,漁火點點,月升影移,波盪影晃,伴之濤聲鈴聲,更令人陶然悠然。

早在東晉、南北朝時期,該處的小塔就成了長江、青弋江兩江船隻夜航的燈塔,也是船隻進入蕪湖的航標[1]

中江塔歷時60年建成,跨明清兩代,融明末清初建築風格於一身,成為蕪湖周邊遠近皆知的古建築。

古時候興建此塔,除有鎮住青弋江口,守持長江中流關鎖,具有軍政經濟意義之外,還可彌補蕪湖神山、赭山、鏡湖、白馬山等六秀之不足,以增添蕪湖景色。

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的中江塔,屹立江口,獨顯其身,望大江東去,觀人間變遷,成為鎖定在江城人們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麗風景。

雙江塔影

「雙江塔影」系蕪湖十景之一,原名「雙流夕照」。「雙江」指長江和青弋江,中江塔位於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江堤上,半依鬧市半偎江。詩曰:「大河澎湃小河姣,際會雙流在楚皋。共映夕陽榮寶塔,獨擎彩筆繪今朝。千年古韻翻新韻,萬里歌潮漲浪潮。絕似蓬萊仙聖境,流連忘返任逍遙。」

文物保護

2004年10月28日中江塔被評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打卡地標:安徽蕪湖市弋江區青弋江臨江橋、中江塔、十里江灣公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