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心外圍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心外圍論是個專用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主要觀點

1949-1950年,普雷維什和辛格提出。他們認為:國際經濟是由「中心」和「外圍」兩種非對稱性經濟組成的。由於這兩種經濟在經濟實力、技術水平、資源結構、產品的生產與出口等方面的差異,從而產生了「中心剝削外圍」的情況。其結果是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導致「貿易條件惡化」。因此,外圍國家應該「優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

具體分析

中心外圍理論的應用

1、整體性:無論「中心」還是「外圍」國家,他們都是整個世界經濟體系的一部分。 「中心」和「外圍」的形成,是技術進步及其成果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發生和傳播的不平衡性所導致的結果。

2、差異性:兩者在經濟結構上存在着巨大的差異。「中心」國家經濟發達,勞動生產率高,是技術發明國,主要以製成品、資本品等需求收入彈性高的產品出口為主,貿易條件有利;而「外圍」國家經濟落後,勞動生產率低,是技術輸入國,主要以農產品、礦產品等需求收入彈性低的產品為主,工業製成品和服務則主要靠進口。貿易條件不利。

3、不平等性:技術進步產生於「中心」,工業化集中於「中心」,「外圍」國家被排斥在工業化進程之外。

政策含義

外圍國家應採取一條新的發展模式:工業化;

不宜全面工業化,應當優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即發展國內急需的製成品和消費品生產,來取代原來的進口;

主張建設「區域性」的貿易優惠安排,乃至共同市場。

在20世紀50年代初在一些國家付諸實踐。

缺陷

比較符合發展中國家的現實。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的學者普遍支持這一學說。

西方學者則從不同方面進行批評。

其「進口替代工業化」政策主張,在發展中國家廣泛實行了以後,取得的成效並沒有預想中的好。

20世紀60-70年代以後,「出口導向工業化」戰略在東南亞的實踐得到廣泛的認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