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年之路》,副標題:人格的第二次成型,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8230261。
書籍是歷史是故事是文字文章是文化文藝的載體[1],是思想道路上的明燈,是人生前行的望遠鏡[2],是了解過去、認識社會、讀懂生活、學習技能、打開世界、通向未來、幫助你我男女成人成才成長成熟的需要。
內容簡介
在人生早期,遺傳基因、性別、特定的文化,以及迥異的家庭環境……有這些已經奠定了我們對現實的感知和看待現實的視角,而這些感知和視角往往是狹隘且充滿偏見的。「臨時人格」其實就是我們對外界反應的集合,展示了我們如何以一種片面的視角感受世界,如何扮演着「被期待的角色身份」進行生活,如何習慣性地看待人生和做出選擇。
但從童年時期開始,人們內在的自我認知和「臨時人格」之間就開始出現越來越大的裂痕。大多數中年危機都是由這種分裂的痛苦引發的。它可能表現為:抑鬱、酗酒、出軌、反覆跳槽、身份焦慮、目標感的迷失……
在本書中,作者詹姆?霍利斯將這種中年危機稱之為「中年之路」,認為這種於中年時期出現的痛苦症狀是積極的,因為它代表了一種內在的召喚,召喚我們從臨時的人格走向真正的成年,從虛假的自我走向真實的自我。而「人格的第二次成型」則意味着人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我、認同自我、完善自我,了解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是什麼,並拋開童年創傷與臨時人格的束縛,終形成穩定、成熟、完善的人格。
為什麼這麼多人在中年遭遇眾多挫折?
為什麼我們會把這些挫折當作一種危機?
這種危機與經歷又代表了怎樣的意義?
中年危機——詹姆斯?霍利斯將其稱為「中年之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審視自己的機會,霍斯教授提出了一個看似可怕實則具有解放意義的問題:「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誰?」當我們發現,自己一直在以虛假的自我生活,被不切實際的期望驅使着扮演—個「臨時的」成年人格時,我們就打開了第二個成年期的大門,將迎來真實的人格。
在本書中,霍利斯教授基於榮格心理學的視角,以一種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現了中年經歷的層次,並帶領我們重新審視、界定、調整自己的人格,從而了解內心真正的需求,拋開童年創傷與「臨時人格」的束縛,從痛苦出發,穿越「中年之路」,前往意義的彼岸,終形成穩定、成熟、完善的人格。
參考文獻
- ↑ 書籍是文化的載體,豆丁網,2013-01-14
- ↑ 宇宙中五張最激動人心的望遠鏡照片,最新的圖像震撼你的眼球 ,搜狐,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