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山四路 (重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山四路 (重慶)
圖片來自min.news

中山四路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全長約1公里,是國民政府駐渝期間許多政府機構和政黨代表處的所在地。

歷史遺址

渝中區

渝中區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市的一個市轄區,是中國共產黨重慶市委員會重慶市人民政府的駐地、重慶的政治中心。

渝中區位於嘉陵江長江交匯處的狹長半島形陸地上,又稱為渝中半島。渝中區面積23.71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為63.01萬人。因渝中區在重慶各區中建設最早,而且長期投資最多,目前是設施最完備的區之一,各大商業商貿金融設施大多在該區設有總部或區域分支機構。由於渝中區多山少地,因此區域內建築鱗次櫛比、高聳如雲,渝中區商用建築平均樓層為27層,平均高度為115米,道路隨地形蜿蜒穿行於高樓和綠樹之間、車流擁擠,入夜燈火輝煌,五光十色,各色燈飾令人目不暇接,聞名遐邇的重慶山城夜景的主體便是渝中區,長江對岸南岸區南山一棵樹觀景台和虎頭岩是觀賞渝中半島夜景的絕佳之地。但目前隨著重慶其他城區相對渝中的快速發展,渝中區文化中心的地位已經被沙坪壩區所取代,而商業、貿易經濟中心的地位亦逐漸在被江北區渝北區所取代,渝中區只成為了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城市中心而已。

歷史

自公元前318年,秦國巴國並設立巴郡以來,渝中一直為巴郡治所所在地,先後屬江州縣、墊江縣、巴縣,歷為郡、州、路、府、省、縣治所所在地。

1929年,以巴縣城區設立重慶市。1935年,重慶市下設5個區,第一至第四區在今渝中區境。1939年,重慶市下設12個區,第一至第八區在今渝中區境。1942年,重慶市下設17個(陸上)區和1個水上區,第一至第八區和水上區的一部份在今渝中區境。1946年,重厭市下設18個區,第一至第八區在今渝中區境。

1950年6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將原第一區至第七區命名為第一區。1955年11月,第一區改稱市中區。區境曾為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政委員會西南行政委員會、西南軍區所在地,並一直是重慶市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

1995年3月,重慶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市中區更名為渝中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