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香道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香道文化
圖片來自搜狐網

中國香道文化,香道,是指從呼吸去享受香氣、養身健體、凝氣安神的一種高尚優雅的養生方法和生活情趣,其始於中華,伴隨着中華人文歷史的發展而興盛,自上古堯、舜、禹、殷、商時代及禮記中言及祭天、禮佛而焚香,先朝堂、佛堂,後民間、鄉野,經世日久遂凝結成中華一種特殊文化形式,漢末《名醫別錄》對其有文字記載,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

原文

  香道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香道在中國的歷史看,漢代之前用香是以湯沐香、禮儀香為主,漢魏六朝博山式的薰香文化大行其道。隋唐五代用香的風氣更盛,特別是東西文明的融合,豐富了各種形式的行香諸法。宋元時,品香與鬥茶、插花、掛畫並稱,為上流社會優雅生活中怡情養性的「四般閒事」。至明代,香學又與理學、佛學結合為「坐香」與「課香」,成為叢林禪修與勘驗學界必備之物。

  香道文化,源自實用,妙趣天成,異曲同工。以其香氣可分為:檀香型、薄荷型、茉莉型、桂花型、玫瑰型、丁香型、茴香型、麝香型等。以其香味濃淡可分為:濃香型、清香型。以其功能可分為:聞香型、除臭型、驅除毒蟲型、清毒殺菌型、防疫祛病型、強身保健型以及民間習俗沿襲的祛邪除惡型等。常見配方有:

  (一)濃香型:以山奈、白芷、蒼朮、甘松、艾葉、細辛、薄荷、藿香、陳皮、川芎、靈芝草配製最佳。香味濃烈,具有通竅、解表、止痛、除臭、殺蟲、防蛀的功效,主治感冒風寒、七竅不通、頭痛、牙痛、嘔吐等症。

  (二)清香型:用艾葉、細辛、薄荷、藿香、陳皮、菊花、牡丹、茉莉、忍冬、玉簪、香薔薇、玫瑰配製,用於理氣、化痰、暖胃、解暑、止嘔、散風寒等,主治外感發熱、咽喉腫痛、嘔吐腹瀉等症。

  (三)檀香型:以檀香、沉香、木香、柏果殼、芸香、杜仲、肉桂、桂花等配製,用於健胃通經、祛風,主治氣道喘息、嘔吐、腹脹腹痛、腎陽虛衰等症。

  (四)驅蚊型:用檀香、山奈、白芷、蒼朮、薄荷、藿香、艾葉、柏香與炭粉、擬除蟲菊脂(富岩旋反式烯丙菊脂≥0.35%為有效成分)配製,具有對蚊蟲的驅殺效果和除臭、祛風、散寒、燥濕、淨化空氣的功效。

  (五)保健型:用花椒、艾葉、小茴香等配製,在嬰兒斷臍帶後,敷在肚臍上,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健胃消食的功效。用草決明、菊花、桑葉、白芷、木賊、黃芩、夏枯草、五葉、茯神等配製,做成枕頭,具有降壓、安眠、醒神的功效,主治高血壓、動脈硬化、頭痛、頭暈、安神等。

  香道文化,講究返樸歸真、道法自然,選香用香唯尚自然,香道文化與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系系相關。中國幅員遼闊、地域廣袤,地理特點、民族風情、歷史沿革等差異,決定了香道文化既同宗同源、又各具特色。

  慶陽,位於甘肅省東部,地處黃土高原腹地,子午嶺橫穿全境,7000年前開始了農耕文化傳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獨特的地域條件孕育了特有的香道文化。相傳人文始祖軒轅皇帝拜北地(今甘肅省慶陽市)人歧伯為師,討論醫學,合著《內經》,開創了祖國中醫藥學文化的先河,歧伯採集中草藥,研究醫理,遍游北地行醫,懸壺濟世,被後世奉為中醫藥學鼻祖和藥王。慶陽先民很早就用香草治病、驅蟲、熏衣、避邪、去惡、聞香的習慣,在戰國至秦漢時期,有人繡制香囊,填裝香料,隨身佩帶,用以醫病、避邪,自此之後相沿成習,流傳至今。特別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陽節,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於清晨採集帶露的艾蒿掛於門戶、佩帶衣襟、或綑紮成艾人,或揉捏成艾虎,認為可以辟邪去穢、祛惡禳毒,還用菖蒲、艾蒿煮水沐浴,以其香浸肌膚、消毒殺菌、防疫去病、驅除毒蟲、保人安康。

  得子午嶺之蔭佑,慶陽香料品類繁多、資源豐富,產於子午嶺有香料成分的中藥材有蒼朮、艾葉、山奈、陳皮、香橙、細辛、甘松、柏香、桂花(木犀)、丁香、藿香、檀香、白檀、香莎、川芎、佩蘭、肉蔻、茱萸、白蔻、蓽茇、白芷、薄荷、肉桂、香薔薇、荊芥、花椒、玫瑰、香附子、良姜、乾薑、佛手、白鮮皮、菖蒲、月月紅、牡丹、菊花、蒿本、雲木香、草果、忍冬(花)、香苜蓿、孜然、澤蘭、金櫻子、枇杷、甘草、茴香、八角茴香、鬱金、檳榔、旱芹、茼蒿、玉簪、芍藥、紫蘇、鈴蘭、側柏、黃芹、板藍根、香脂、蕪荽等60多種,其中天然野生香料中藥材年產量達到120噸,群眾種植的香料中藥材如藿香、小茴香、花椒、香脂等年產量90多噸。

  合水,是慶陽香道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子午嶺在合水境內綿延200多里,將合水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呈現出東水東流、西水西去之勢,嶺西森林寬度30多里、嶺東寬60多里,森林覆蓋總面積200多萬畝。年平均氣溫在9—10℃,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氣清新,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森林茂盛;嶺西為陽山,嶺東為陰山,獨具特色的自然特徵,適宜各種動植物生存,加上有陰山陽山之分,非常適合多種中藥材生長。合水境內子午嶺山區生長的香薔薇、玫瑰、野菊花、細辛、白芷、香蒿、茴香、蕪荽、地椒、香苜蓿、桂竹香、藿香、茅香等都是天然香料植物,其中有的香氣濃烈,有的幽香淡雅,有的辛香兼備,用不同的配方和劑量,可調製出各種香型、不同藥效的香草,尤其是近年來群眾在太白山普遍種植的香脂,其花蒂、果實、莖、葉、杆都是最優質的香料原材料,種植規模已達到3000多畝,根據其生物學特徵,可在慶陽廣泛種植。另外,合水有國家珍稀瀕危三級保護植物——紫斑牡丹,其群落是迄今國內發現最大的紫斑牡丹群落,大面積分布於太白林場瓦川溝,種群分布區域面積約3000餘畝,集中分布面積達1599.4,2年以上的種群密度達到每畝20多株,集中分布區內2年生以上的紫斑牡丹3萬株以上。[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