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雛蜂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雛蜂虻珠 |
昆蟲名,為雙翅目,蜂虻科蜂虻亞科。主要分部在中國山東省地區。主危害作物: 小麥、棉花。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國雛蜂虻
拉丁學名: Anastoechus Chinensis Paramonow
界: 動物界
目: 雙翅目
亞科: 蜂虻科蜂虻亞科
分布區域: 中國山東省地區
目錄
1形態特徵
2生物學特性
形態特徵
成蟲
體中型,粗壯,多絨毛,外形似蜂。體長12-14mm。足細而長,前、中足基本等長,約10mm,後足長約14mm,足前端有2個爪墊,無足墊。頭半球形,複眼大,雄性為合眼式,雌性為離眼式。觸角3節,短而粗,呈黑色,長約3mm,吻直長,伸前,內生口針3根。胸部隆起,翅發達,R2+3與R4彎曲達頂角前,只有3個閉室,M3與Cu大部分合併,放無M3翅室。臀室不封閉,腋瓣明顯,腹部8節。
幼蟲
初孵幼蟲乳白色,I齡1mm左右,胸部3節,每節兩側備具一長毛,腹部末端有1對長毛,約為體長的1/3。2、3齡幼蟲皆為蛆形。老熟幼蟲體長11-15mm,腹面扁平,為無足式。頭小,不突出向下,部分縮入前胸內。腹部9節,後氣門位於第8節,各體節兩側具有小突起。
卵
長橢圓形,稍透明,長0.7-0.9mm,寬0.3-0.4mm。初產為灰色,漸變為褐色。
蛹
為裸蛹。體長11-13mm。初化蛹時白色。後漸呈黃褐色。頭部有刺突4對,胸部各節兩側各具刺突2對。腹部各節兩側有對稱的突起,其上着生剛毛,各節背面中央着生一列整齊的刺突及剛毛。腹部末端具1對尾刺。
生物學特性
雛蜂虻在魯北地區1年發生1代。以卵在蝗蟲卵囊的海綿體內及其附近的土壤中越冬。越冬卵於3月下旬開始孵化,4月上旬為孵化盛期。幼蟲共3個齡期。1齡盛期在4月中旬束和下旬初;2齡盛期在5月上旬末,5月下旬大部分幼蟲老熟,初不吃不動,進人前蛹期。8月下旬開始化蛹。盛期為8月中旬至下旬初。9月上旬開始羽化,盛期為9月中旬至下旬初。成蟲於9月中旬開始產卵,盛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無棣縣植保站1985-1986年,在自然變溫條件下,觀察各蟲態歷期,卵期平均為193d,幼期為39d,前蛹期80d,蛹期31d,產卵前期11d,成蟲壽命22d。
生活習性
成蟲活動與取食。中國雛蜂虻成蟲喜在晴朗天氣,陽光充足,風力較小,溫度16℃以上,特別在19-25℃時,活動取食。夜問和陰雨大風天氣,停止活動與取食,多隱蔽於草叢中。每天8-9時開始活動、取食,以10-15時最盛,18時後活動、取食停止。成蟲的食料主要是阿爾泰紫菀[Heter0pappus a1taicus(Wi11d)N0v0p0kr]、雙色補血草[1im0nium bic010r(Bunge)0. Kuntze]以及其他蜜源植物。成蟲羽化後帶經補充營養方可交配產卵。取食野生植物蜜源時,將口針插入花內取食花蜜,在每朵花上取食兒秒鐘或幾分鐘,可連續取食數朵花。
據無棣縣植保站觀察,補充營養與成蟲壽命長短有密切關係。飼餵自然生長的蜜源植物的壽命最長.雌成蟲一般為20-24d,最長為29d;雄成蟲一般為11-14d,最長18d。用10%的白糖水和15%的蜜水飼喂,一般壽命僅2-4d。
交配與產卵
成蟲交配時於空中飛翔追逐,呈"平交"方式,交尾後逐漸落地,歷時15-30min。交配時間多在10-13時,一生交配6次。成蟲羽化後經7-8d進行交配,3-4d後產卵。雌蟲產卵前,先在地面上爬行,將產卵器伸出,輕輕探掃地面,兩翅隨同振動,經兒秒或幾分鐘後產卵。每次產卵歷時1-3min,最長可達25min。一般產卵3-4粒,最多可產14粒。卵單粒散產,產於蝗卵塊海綿體上部及附近土壤中,多產於背風向陽溝堤的南坡。1頭雌蟲最多產卵597粒。一般產200-250粒。每日產卵在12-14時居多,適溫21-26℃。中國雛蜂虻產卵對蝗蟲種類有明顯的選擇性。無棣縣植保站1985-1987年用大籠罩飼養中國雛蜂虻成蟲進行產卵趨性試驗。籠內置人東亞飛蝗、中華蚱蜢、短星翅蝗和小尖翅蝗、黑背蝗的卵塊各10塊,行距0.5m,定時觀察。結果表明,產於東亞飛蝗卵塊及其附近土壤的占80%,僅有20%的卵產於中華蚱蜢、小尖翅蝗卵塊的附近土中。翌年4月挖卵調查,東亞飛蝗卵塊寄生率50%-75%,中華蚱蜢卵塊寄生率27%-35%,小尖翅蝗寄生率10%,短星翅蝗和黑背蝗卵塊未寄生。
孵化與寄食
卵於翌年4月上旬孵化,由蝗卵塊的海綿嘴處進入卵塊內卵粒處寄食。當氣溫16℃以上時,開始取食蝗卵,19-24℃時,取食最盛,29℃以上停止活動與取食。捕食蝗卵時,先在卵粒中部或1/3處咬一小孔,吸食卵粒汁液。幼蟲晝夜均可取食。1-2齡食量較小,3齡後食量激增。在食卵高峰期,1頭雛蜂虻幼蟲,一般日食蝗卵3-4粒,高的5-8粒,3齡期食量占總食量80%以上。1頭幼蟲一生可食蝗卵30-40粒,高的達50粒以上。
雛蜂虻幼蟲為單一寄食。飛蝗卵塊內多為1頭幼蟲,也有部分卵塊內有幼蟲2-3頭。1塊蝗卵可滿足1頭幼蟲一生寄食之用。幼蟲寄食後剩餘卵粒多數也不能孵化,有的孵化後也不能出土。
發育始點溫度與有效積溫。無棣縣植保站在自然變溫條件下,測定了中國雛蜂虻卵、幼蟲和蛹的發育始點溫度與有效積溫。
溫濕度的影響
中國雛蜂虻成蟲活動、取食受溫度和濕度影響較大。當氣溫在16℃左右時開始活動與取食,適溫25℃活動取食最好。相對濕度40%-70%為適宜,低於33%或超過80%時對其發生有抑制作用。卵、幼蟲、蛹長期營土中生活,土壤濕度對其發生量有較大影響。據測定,土壤濕度10%-14%適宜其生長發育,低於5%幼蟲和蛹也能存活,但生長發育緩慢,土壤含水量達20%以上時,則對其生長發育產生明顯影響。土壤含鹽量的影響土壤鹽分含量對其產卵影響較大。經測定,中國雛蜂虻成蟲產卵壤含鹽量的臨界值為0.3%,在含鹽量在0.3%以下的土壤,其產卵無明顯差異。當在0.3%以上,隨含鹽量的增高,成蟲數量和產卵量減少。當含鹽量超過0.8%或潛水礦化度10-20g/1時,成蟲不產卵。因此,在含鹽量高的近海灘涂區域,無該蟲的分布。
蜜源植物的影響蜜源植物的多少與該蜂虻的發生數量關係密切。凡野生蜜源植物如雙色補血草、阿爾泰紫菀及野菊花[Dendranthemaindicum(1.)Des.M0n1.]等多的荒窪區,成蟲數量明顯增多。據測定,當蜜源植物達8-15株/m2的荒窪,雛蜂虻成蟲每公頃存量可達150頭,高的可達600-750頭;蜜源植物稀少的區域,每公頃存量僅30-45頭,不生長蜜源植物的高鹽量灘涂,也無成蟲分布。沿海蝗區生態的綜合影響1993年無棣縣植保站調查,在沿海蝗區的不同生態區植被、土壤含鹽量對雛蜂虻成蟲的存量有明顯影響。凡土壤含鹽量在0.3%以下,禾本科植物間阿爾泰紫菀的區域,成蜂存量最大,其次為含鹽量0.3%,馬絆間雙色補血草的區域,再次為含鹽量0.4%-0.6%鹼蓬、蒿類問有蜜源植物區域;在含鹽量0.8%以上;小蘆葦間黃蓿。無蜜源植物的,不見成蜂虻活動。
雛蜂虻對飛蝗卵塊寄食率與夏蝗發生面積和密度關幕表明,其寄食率高低直接影響飛蝗的發生面積。凡寄食率高的年份,飛蝗的發生面積和密度大大降低。1982年和1986年幼寄食卵塊率分別達到75%和68%,將飛蝗發生隨積由常年發生I333hm2壓低到200-267hm2,密度壓低到0.2-0.4頭/m2,大有保護利用前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