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近代教會大學建築史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中國近代教會大學建築史研究》是國內目前較為完整、較為系統的中國近代教會大學建築史研究成果,對於中國建築史、建築史學史、建築文化學、城市建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鑑意義,亦可為近代史學和教育史研究人員提供有益的史料幫助和研究思路,還可供建築和城市規劃設計人員、建築學專業師生及廣大的近代史學愛好者閱讀。

教會學校是一種由基督徒根據基督化的精神創辦的教育機關,其根本目的是發展學生的基督化品格[1],通過發展基督教教育,將基督教的精神貫穿於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滿足中國學生的精神需求,發展強有力的宗教社會,從而使中國徹底的基督教化,成為基督教民族[2]。但是,不管其主觀目的如何,客觀上確實通過創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女子教育等教會教育對中國教育近代化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圖書信息

出版時間:2010-7-1

ISBN:9787030280619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頁數:184頁

品牌:科學出版社

書名:中國近代教會大學建築史研究

開本:16開

作者:董黎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教會大學建築是中國建築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錯綜複雜的歷史現象,也是中西建築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從建築文化的角度出發,結合中國近代廣闊的社會背景和深刻的歷史變遷,系統研究了中國近代教會大學的校園規劃和建築形態。本書對大量實例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考證之後,運用建築語言學、建築形態學及歷史學、社會學的研究方法,追溯了教會大學所開創的中西合璧建築式樣的發展演變過程,分析了中西建築文化融合中的異質關聯和文脈關係,進而論證了中西合璧建築式樣建築在歷史時空交匯中的文化價值及離異與回歸規律。

本書是國內目前較為完整、較為系統的中國近代教會大學建築史研究成果,對於中國建築史、建築史學史、建築文化學、城市建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鑑意義,亦可為近代史學和教育史研究人員提供有益的史料幫助和研究思路,還可供建築和城市規劃設計人員、建築學專業師生及廣大的近代史學愛好者閱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失衡的中西建築文化交匯

一、僕役的勞作——難以彌補的文化觀念偏差

二、吸收與同化——漢唐以降的理想模式

三、夕陽的餘暉——明末清初的有限交流

四、幻影之破滅——中西建築文化碰撞的悲喜劇

五、教會大學建築——中國傳統古典建築復興的起點

第二章 教會大學建築的文化背景

一、傳教士——西學東漸的先行者

二、文化的偏見一一傳教士眼中的中國古典建築

三、契機之緣起——從「布道者」到「教育家」的角色變換

四、教會大學建築——中西建築文化交匯的歷史產物

第三章 相對溫和的碰撞——金陵大學典型案例考察

一、華東地區近代教會學校的社會背景與發展概況

二、面對歷史沉澱的最初選擇

三、創辦、經過與早期規劃

四、金陵大學建築形態之評析

第四章 頑強西進的回報——華西協合大學典型案例考察

一、西南地區近代教會學校的社會背景與發展概況

二、建築新式樣的確定

三、早期規劃方案的演變

四、華西協合大學建築形態之評析

第五章 目標迥異的和諧——嶺南大學典型案例考察

一、嶺南地區近代教會學校的社會背景與發展概況

二、未曾奢望的禮遇

三、嶺南大學校園規劃的演變過程

四、嶺南大學的校園建築藝術

第六章 在「中國化」中走向「宮殿化」

一、初創期的探索

二、新形勢下的對策

三、「宮殿化」傾向的代表人物墨菲和格里森

四、「宮殿化」的定型作品——金陵女子大學

五、「宮殿化」的藝術典範——燕京大學

第七章 教會大學建築的歷史價值和文化特徵

一、形態構成的符號特徵

二、區域分布與場所文化特徵

三、校園規劃的文化概念衝突

四、形態對比與文化隱喻

結語

致謝

序言

教會大學一般指十九世紀末以來,由英美基督教會和羅馬天主教會在中國設立的十七所高等教育機構,分布在華東、華南、華西、華北、華中等五個區域,其中基督教新教創辦的大學14所,天主教創辦的大學3所。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頒布詔令,廢止科舉考試,建立仿照西方公學制度的教育體系,這一舉措使西方教會的在華教育事業得到了新的發展機會。二十世紀的前三十年,在華的許多西方教會機構都將所屬學院或書院擴展成了教會大學或新組建了教會大學。這些教會大學成立之時,大都購地遷址進行了校園整體規劃,並興建了大批新校舍。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除少數租界之外,教會大學的校園建設算得上中國最大規模的建設活動之一,也給教會大學提供了創造中西合璧建築式樣的歷史契機。因政治局勢的緣故,教會大學的建設過程時疾時緩,一直持續到1949年,建築實踐活動的時間跨度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在其發展過程中,各校的情況相差很大,有的學校規模宏大,有的學校則艱難維持,但多數教會大學最終都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有的教會大學已成為聞名遐邇的高等學府。從建築學的角度來看,教會大學的另一個貢獻還在於校園規劃和建築形態方面,至今已成為繼承者引以為豪的學校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會大學所開創的中西合璧式建築式樣,是中西方建築文化交流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試圖將中國古典建築與西方近代建築相結合的有益嘗試。中國近代新式學堂是始於教會學校的,因此,中國近代教會大學不僅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過程的起始點,也是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轉折點之一,教會大學的校園規劃和建築形態構成,理所當然地屬於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中國近代教育之教會學校,達達文檔網,2020-04-08
  2. 凝心聚力推進基督教中國化,中國民族宗教網,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