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致公黨中央在廣州成立的致公黨廣州市支部,是致公黨在內地成立的第一個組織。1950年5月,致公黨華南總支部在廣州成立,管轄廣東、廣西、香港的組織。1955年7月,致公黨華南總支部易名為致公黨廣東省總支部。1956年6月,致公黨廣東省總支部正式易名為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

廣東致公簡介

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現在廣州等22個市縣建立了組織,成立了暨南大學總支部等23個省直屬組織。截至2007年10月,全省共,其中大學文化程度以上占57%,中、高級職稱[1]占72%。

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下設四個工作委員會: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海外聯誼工作委員會、婦女工作委員會、社會服務工作委員會,另設黨務諮詢會和理論研究組。省委會機關下設一室四處:辦公室、組織處、宣傳處、參政議政處、聯絡處。《廣東致公》、《致公粵訊》是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內部刊物;設有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網站。

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秉承着「致力為公、參政興國」的宗旨,圍繞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參與大政方針的協商,對政府的方針政策及各項工作建言獻策,許多意見、建議受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據不完全統計,近25年來,致公黨廣東省各級組織向人大和政協提交的議案、提案就有4000多件,其中獲評為省市優秀提案近300多件。

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根據廣東地區海外華人華僑人數眾多的特點,在「僑」字上下功夫,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海外聯誼活動。據不完全統計,近25年間,各級組織接待了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社團80多個,接待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18萬人次;協助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捐資辦公益事業有1000多項;此外,還積極「牽線搭橋」,引進外資、技術、人才,協助有關部門邀請海外專家學者來華講學交流等。

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在做好國內接待工作的同時,還積極「走出去」,出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緬甸等國家和地區,拜會老朋友,結交新朋友,向外國朋友、海外華人華僑宣傳我國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以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宣傳「一國兩制」的方針和「一個中國」的原則,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情況,為外國朋友、海外華人華僑了解中國,進而支持中國反對台獨、促進統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2]國家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量力而行開展社會服務工作。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後,各級組織先後辦起的業餘學校、職業學校、幼兒園有20多所,培養學員2萬多人;經常組織醫務界的致公黨員組成醫療隊,到僑鄉、華僑農場、貧困地區進行義診,免費發放藥品,其中義診人數達3萬多人次;此外,還積極發動黨員為各種救災及希望工程捐款捐物,深受群眾歡迎,同時也擴大了致公黨的社會影響。

全省致公黨員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在各自崗位上為加快廣東現代化建設作出了貢獻。據不完全統計,改革開放以來,全省黨員獲得各種各級榮譽稱號有2000多人次,其中獲得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的有130多人次。其中,有的黨員獲得全國先進女職工榮譽稱號,有的黨員獲得全國模範教師稱號,有的黨員被評為「全國僑務先進工作者」,有的黨員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還有不少黨員被評為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等。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主任委員:黃武

副主任委員:王大平、黃小彪、李名揚、陳磊、張晨、吳鍾凱、喬羽

秘書長:徐海蓉

歷任領導

歷任主委鄭天保、伍覺天、黃清渠、唐國俊,王珣章。

組織機構設置

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

海外聯誼工作委員會

婦女工作委員會

社會服務工作委員會

黨務諮詢會

理論研究組

辦公室

組織處

宣傳

參政議政處

聯絡處

基層組織

省直屬組織

1980年,省致公黨「四大」後,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省致公黨主委伍覺天,副主委廖周行等親蒞高等院校,進行調查,深入到歸僑、僑眷家中,物色對象,發展了一批中上層歸僑、僑眷知識分子,並於1983年成立了致公黨暨南大學支部,這是省致公黨在高等院校成立的第一個組織。隨後,在華南工學院、華南師範學院、廣州外語學院、中山大學等單位建立了組織,從而大大改善了省致公黨成員的年齡結構和人才結構,為新時期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祖國統一大業服務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證。

市縣組織

1950年,致公黨華南總支部管轄廣東、廣西、香港三地的組織活動。廣州市組織1950年設有東區、西區、河南區三個黨小組;1956年升格為三個支部。1957年2月成立致公黨廣州市工作委員會,主委伍覺天。1958年9月成立致公黨廣州市委員會,主委伍覺天。

1952年初成立了致公黨華南總支部東江分部籌備會,主委何存波。1956年更名為惠陽縣籌備會。1957年成立了致公黨惠陽縣龍崗支部,主委肖俊青。1958年9月成立致公黨惠陽縣委會,主委鄭為信。1965年2月成立致公黨惠州市委會,主委鄭為信。

1957年6月成立致公黨梅縣工作委員會,主委劉宜應;1958年9月成立致公黨梅縣縣委會,主委劉宜應。

1957年7月,成立致公黨開平縣工作委員會,主委司徒濂,管轄開平、台山、恩平黨務工作。1981年10月成立致公黨開平縣委會,主委司徒濂。1980年成立致公黨台山縣籌備小組,1984年3月成立致公黨台山縣委會,主委黃栽華。

1959年成立海口市支部,主委范世儒;1985年成立致公黨海口市委會,主委范世儒。1988年海南建省,海口、文昌、瓊海等市縣組織全部轉入海南省

1979年,省各民主黨派恢復組織活動後,省致公黨首先恢復廣州、海口、惠州、梅縣等市、縣委會,開展工作。同時,通過積極穩妥發展成員,在僑鄉和沿海先後建立了江門市、汕頭市、中山市、深圳市、陽江市、珠海市汕尾市、湛江市等一批市、縣委員會。截止1998年底,省致公黨共有市委會12個,縣(市)委員會5個,市、縣支部5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