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神通史第一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精神通史第一卷》,副標題:淵淵其淵浩浩其天中國文化精神的源頭及其演變,出版社: 華夏,ISBN:9787508083629。
華夏出版社成立於1986年,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所屬的我國唯一一家以中國殘疾人事業出版與大眾出版相結合的綜合性出版社,辦社宗旨為「傳播人道主義、弘揚華夏文化[1]」、「出書、出人、出思想」。華夏出版社以專業出版為特色,兼顧大眾出版與教育出版,在經濟、管理、西方哲學[2]、傳播學、社會學、人類學、醫學等專業出版門類形成了主題系列,規模優勢與品牌優勢。
內容簡介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沒有精神,將情無定所,魂無依歸。沒有精神,一個民族只能是渾渾噩噩、萎靡不振的一盤散沙。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什麼是中國精神?剛健,中正,仁義,和平。 ——司馬雲傑 什麼是中國精神通史? l 中華民族生命精神史,生命精神綿延史; l 中華民族生命精神運動變化史; l 生命精神不是在目的、欲望、情感、情緒一類心理本能上講的,而是在與真理、正義、和平、至真、至善、大美、崇高、莊嚴、神聖相關的形而上學存在上講的,因此,《中國精神通史》亦是一部中國形而上學史; l 中國文化精神也從來沒有離開過「道」,沒離開過形上大道本體存在。 閱讀本書: 不僅可以使我們懂得中華民族何以為高度的文明民族,更可以為中華民族於何處安身立命提供性命之理; 安身立命問題,性命之理問題,以及信仰信念問題,*終是國家民族精神生活問題。本書為解決國家民族精神問題,提供一個精神史的借鑑; 更可知道國家民族文化歷史內在目的論所在,增加歷史變革的理性自覺; 更可以為國家民族現代化發展奠定精神基礎。
目錄
《中國精神通史》自序《中國精神通史》界說一何謂精神史二精神史與思想史的不同三精神史與學術史的關係三何謂《中國精神通史》四為何寫《中國精神通史》六怎樣寫《中國精神通史》七關於材料的應用鑑別問題八關於《中國精神通史》的分期體例發凡 **卷目錄 本卷《內容提要》 **章 遠古深處的人文覺醒一縱深的文化歷史存在二岩畫的生命精神覺醒三圖騰崇拜的生命意識四自然神話的龍鳳精神五日月神話的天道精神六巫術的虛靈通神能力七遠古祭祀的祖先精神 第二章 伏羲炎黃時代的人文精神一 遙遠真實的伏羲時代二 伏羲文化精神的發端三 八卦創造與精神誕生四 兩個源頭與兩種精神五《墳》《典》精神考釋六 炎黃文化大宗的形成 第三章 唐虞時代與華夏精神一 夷夏諸族的融合浹化二 宗教改革與唯天為大三 純粹直覺與精一精神四天道法則與倫理精神五 皋陶的政治哲學思想六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七權力更替的禪讓制度八 典章制度與禮樂精神 第四章 三聖相繼的夏文化精神一 大禹的歷史開拓精神二 皇極之道的*高準則三 五行:禹之亂教者乎?四《河圖》《洛書》精神解五 九鼎象物,以承天休六 尊天命遠鬼神的宗教觀七 「正德•厚生•利用」之治八 太康失國的歷史哲學思考 第五章 虛靜深厚的殷商文化精神一 商族與商文化的發展二 夏商文化的合流嬗變三 湯代夏立的政治哲學四 伊尹輔政的道德精神五 殷商軼衰的中興之道 六 祖宗意識與生命精神七 殷商文化的宗教統合八 貴族階層與士人精神 第六章 殷周之變與精神發展一 周朝之興與道德立國二 文王受命與道德領悟三 文王演《易》的憂患意識四 宗教改革與道德自覺五 人性覺醒與精神發展六 文化形態與精神特性 第七章「周道如抵」的剛健精神一 一個大匡大濟的時代二 明哲爽邦的匡濟精神三《周書》的歷史哲學四《周易》的「演德」之學五《詩經》的兩周精神六 周公平治的禮教精神 第八章 晚周衰變與精神逸出一 神聖天命觀的危機二 人本精神覺醒的先驅者三 純一之道為天下裂四 王官失守與諸子興起 五 創造性思維與精神逸出六 天道性命之理的意識七 天下之學的理性自覺 第九章 老子貫通大道真脈的道德精神一 上古大道真脈的貫通者二 「尊道貴德」的畜養精神三 「深矣遠矣」的大道教理四 「守雌不爭雄」的人生哲學 五 「以百姓之心為心」的政治哲學六 「為天下渾其心」的內聖之學附:文子、庚桑子的老學精神闡釋 第十章 孔子契合天地之道的儒教精神一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二《周易》:由筮書到大道哲學三 大化流行的宇宙本體論四 盡性至命的*高價值論五 窮神知化的*高知識論六 以神道設教與終極關懷七 以仁義之心契合天道至德八 「天下歸仁」的社會理想九《春秋》大義及其歷史哲學精神 附:曾子的倫理學精神 第十一章 墨學的尚同精神 一 「背周道而用夏政」二 總天下之義尚同於天三 重建神性形而上學四 神學體系與宗教信仰五 兼愛的普世價值觀念六 非攻的和平正義精神七 賢人之治的政治理想 第十二章孟子知性知天的心學一 從子思到孟子的先天之學二 本心良知的先天本體論三 心性涵養與精神擴充大化四 道德修養與人格精神追求五 正人心息邪說的承聖擔當六 仁政學說與民本精神 第十三章 莊子哲學的超越精神 一 一個掀翻「窠窟」的精神哲學家二 「恢恑憰怪,道通為一」三 廖天一處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四 逍遙·自適與至樂存在五 靈台·心齋與精神世界六 物物而不物於物的至知論七 以道觀天下的眾生平等觀附:列子的生命至上精神 第十四章 荀子哲學的禮法精神一 周孔禮教德法的繼承者二 從孟子性宗到荀子相宗三 虛一而靜的大清明心相四 生而離其朴的性惡論五 化性起偽的禮樂之教六 禮教德法的治國精神七 王道理想與富強追求附:韓非子的法學精神 第十五章 其他諸子學說的人文精神一 鄧析「視民而出政」的思想二 尸子「執一以靜」的為治精神三 楊朱「為我」的存在哲學四 子華子「全生為上」的思想五 慎到「立天子以為天下」的思想六 尹文子「與眾共治」的民主精神七 鶡冠子「神明者以人為本」的思想 第十六章 本卷尾聲:走向新的綜合一 稷下學派與黃老新學二 《黃帝四經》的黃老思想三 《管子》四篇的形上精神 四 《呂氏春秋》的新政治哲學 五 集義:啟開精神發展新航程 附:本卷主要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