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創建於1958年,是國家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所,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實驗生物學研究所。

機構簡介

生物物理所的戰略定位是:充分發揮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優勢,在蛋白質科學、腦與認知科學、感染與免疫、核酸生物學等學科前沿領域實現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突破,加強生命科學領域關鍵裝備的創新研製,實現關鍵技術和實驗方法的重點突破,構建以生物製藥和體外診斷為重點的轉化型研究體系,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源頭創新和骨幹、引領作用,持續產出重大引領性科研成果,爭取進入生命與健康領域國際一流研究所行列。

截至2019年底,研究所共有研究生導師113人(含兼職20人),培養畢業研究生共計1831人;在學研究生[1] 64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35人、碩士研究生211人,外國留學生6人。研究所於1987年建立博士後流動站,一級學科為生物學,二級學科包括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等,至2019年底,研究所共有在站博士後66人。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4年08月,生物物理所共有在職職工5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5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1個,國家萬人計劃-創新領軍人才3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36人,中國科學院-國家外國專家局「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劃」創新團隊1個,21人在33個國際科學組織中任職,有32人在69個國際期刊中任職,聘用外籍學者10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梁棟材、楊福愉、王志新、王志珍、饒子和、郭愛克、陳霖、王大成、常文瑞、陳潤生、徐濤、閻錫蘊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梁棟材、王志新、饒子和、王志珍、陳霖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徐濤、龔為民、范祖森、唐世明、高光俠、劉力、江濤、劉迎芳、唐宏

科研部門

截至2014年08月,生物物理所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2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所級重點實驗室。2006年12月,經科技部批准,研究所正在籌建蛋白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感染與免疫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核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所級重點實驗室:蛋白質與多肽藥物所級重點實驗室、交叉科學所級重點實驗室

設施資源

設備設施

截至2014年08月,研究所建設了中科院蛋白質科學研究平台和北京磁共振成像中心,為科研提供完備的公共技術支撐,同時開展實驗方法學和實驗技術創新研究,並面向社會開放共享。

蛋白質科學研究平台擁有一批以300千伏低溫透射電子顯微鏡、高強度X射線衍射晶體結構數據收集系統、OMX結構照明顯微鏡、高分辨率質譜分析儀等為代表的大型儀器設備以及符合中國國家標準的免疫缺陷實驗動物中心等大型設施;平台已經成為中國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領域水平最高的公共技術支撐系統之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