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男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男兒》最初刊載於辛漢所編的《唱歌教科書》(1906年上海普及書店出版),為石更作詞,辛漢作曲;另一說為楊度作詞。原曲是日本小池友七作詞、小山作之助作曲的《學生宿舍的舊吊桶》。該曲也有是1898年大清帝國陸軍軍歌的說法。

《中國男兒》是學堂樂歌的代表作之一。被選為2011年1月播出的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片尾曲。

創作背景

1840年的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封閉的門戶,中國開始進入到近代社會,社會形態也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隨着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變化,中國長期以來固有的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傳統音樂文化也受到了深刻的影響。中國音樂的發展無法固守原有的內容和形式,時代需要產生一種新的音樂來補充原有音樂的不足,學堂樂歌就是這種應勢而出的「新音樂」的產物。

1898年,以康有為梁啓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主張效法日本,學習西方科學文明。當時,廢科舉、辦新學蔚然成風。這一時期新建的新學通稱為「學堂」。學堂里開設了「樂歌課」,教唱新的歌曲,稱之為「樂歌」。中國最早開設樂歌課大約在1904年。後來,音樂界將這一時期學校的音樂課和所教唱的歌曲統稱為「學堂樂歌」。學堂樂歌基本上是填詞編曲性質的,曲調大部分來源於日本及歐美的流行歌曲,作曲的較少。《中國男兒》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中國男兒》是一首填詞歌曲,原曲是日本小池友七作詞、小山作之助作曲的《學生宿舍的舊吊桶》,初次發表於1901年3月出版的《中學唱歌》,是一首描寫學生生活的歌曲。

歌曲歌詞

下表版本一為原始版本,版本二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片尾曲版本。

版本一 版本二

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 睡獅千年, 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 長江大河, 亞洲之東,峨峨崑崙,翼翼長城, 天府之國, 取多用宏,黃帝之胄神明種。 風虎雲龍, 萬國來同,天之驕子吾縱橫。 狼奔虎攻, 日暮途窮,眼前生路覓無從。 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何不奮勇向前沖。 睡獅千年, 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 我有寶刀, 慷慨從戎,擊楫中流,泱泱大風, 決勝疆場, 氣貫長虹,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黃塵, 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 睡獅千年, 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 長江大河, 亞洲之東,峨峨崑崙,翼翼長城, 天府之國, 取多用宏,黃帝之胄神明種。 風虎雲龍, 萬國來同,天之驕子吾縱橫。 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 睡獅千年, 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 我有寶刀, 慷慨從戎,擊楫中流,泱泱大風, 決勝疆場, 氣貫長虹,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黃塵, 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要將只手撐天空。 睡獅千年, 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 長江大河, 亞洲之東,峨峨崑崙,翼翼長城, 天府之國, 取多用宏,黃帝之胄神明種。 風虎雲龍, 萬國來同,天之驕子吾縱橫。

社會影響

1953年出版的《五四運動史》記載:「悲壯高昂的《中國男兒》曾在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為廣大愛國青年所傳唱。」有資料顯示,周恩來蔡和森、蔡暢、聶榮臻陳毅等當年在海外勤工儉學時也愛唱這首歌。

《中國男兒》一出,不脛而走,傳唱很廣,各地出版的學校歌集競相轉載。辛亥革命以後,借用《中國男兒》的歌調另作新詞的學校歌曲層出不窮,有代表性的是上海沈心工作詞的《旅行歌》和南京周玲蓀作詞的《運動會》。

《中國男兒》是傳唱最廣、影響最大的中國早期學堂樂歌之一。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期問,用《中國男兒》和《旅行歌》的曲調填詞的《工農兵聯合歌》,曾經是全國各地工農兵群眾普遍傳唱的革命歌曲,對當時的反帝反封建鬥爭起着巨大的鼓舞作用,並激發了工農兵團結鬥爭、戰勝敵人的信心和決心。它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繼續傳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傳統革命歌曲《工農兵聯合起來》。

楊振寧在一篇回憶鄧稼先的文章中說:假如有一天,哪位導演要攝製鄧稼先傳,我要建議背景音樂採用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一首歌:《中國男兒》。 《中國男兒》被作為2011年1月播出的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片尾曲。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