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民主同盟重慶市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民主同盟重慶市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民主黨派之一。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重慶是民盟的發祥地。1941年3月19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在重慶上清寺「特園」成立。1944年9月改組為中國民主同盟[1]後,民盟總部組織委員會加強了對全盟組織工作的領導,在各地建立民盟地方組織。1944年10月,民盟總部開始籌建重慶市支部。

發展歷史

1944年10月,民盟總部開始籌建重慶市支部。1945年1月,經全市盟員選舉,章伯鈞鄧初民、何公敢、史良、陶行知、孫起孟、羅涵先、劉清揚、羅子為、曹孟君、廖國鎮等11人擔任支部委員。其後,章伯鈞、董時進、羅子為、史良先後擔任支部臨時負責人。9月,民盟重慶市支部第一屆委員會正式成立,何公敢任主任委員,史良任組織部長,陶行知任宣傳部長,劉清揚任婦女委員會主任。支部成立時,創辦有機關刊物《民主星期刊》。

民盟重慶市支部成立後,積極參與民盟全國臨時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相關工作,為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獨裁而奔走。1946年4月,支部完成改選,鮮特生任第二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民盟總部遷離重慶後,支部認真貫徹民盟一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接辦民盟總部機關報《民主報》,參加反內戰運動和反蔣武裝鬥爭,組織營救革命志士,為爭取重慶和平解放而努力。重慶解放前夕,27位盟員犧牲在白公館、渣滓洞等地。

重慶解放後,各級民盟組織着手盟務整頓和組織發展工作。1952年10月,民盟重慶市支部臨時工作委員會召開重慶市第一次盟員大會,選舉產生了民盟重慶市支部第三屆委員會,潘大逵當選主任委員。其後,隨着民盟組織結構及重慶行政區劃調整,民盟重慶市組織先後改組成立了民盟四川省重慶市分部委員會、民盟四川省重慶市第二屆、三屆委員會,肖華清當選主任委員。這一時期,民盟重慶市組織積極行動,鞏固和發展組織,加強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開展知識分子問題調查,積極在文教建設工作中發揮作用,為實現共同綱領、恢復國民經濟和鞏固人民民主政權、實現過渡時期總路線和走社會主義道路而努力,並在反右派鬥爭和「十年內亂」中經受考驗。

撥亂反正後,民盟四川省重慶市第七至十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民盟四川省重慶市第四至七屆委員會,金錫如當選第四、五屆委員會主任委員,馮克熙當選第六、七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在新的歷史時期,民盟重慶市委根據新形勢發展需要,按照建設高素質參政黨地方組織要求,不斷鞏固多黨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認真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團結帶領全市盟員積極為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出主意、想辦法」,為四個現代化建設「做好事、做實事」,樹立了涼山大學、盟遂合作、監獄幫教等社會服務品牌。

重慶直轄市的設立,為重慶民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民盟重慶市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民盟重慶市第一屆委員會,馮克熙當選主任委員。其後,民盟重慶市第二、三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民盟重慶市第二、三屆委員會,陳萬志當選主任委員,吳剛於2010年11月接任主任委員。重慶直轄後,民盟市委以政治交接為主線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政治發展道路的信念,全面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團結帶領廣大盟員圍繞「西部大開發」「三峽庫區建設」等重要問題建言獻策,全力做好各項社會服務,在助推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重慶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2年4月和2017年4月,民盟重慶市第四次、五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民盟重慶市第四屆、五屆委員會,吳剛當選主任委員。第四屆委員會成立以來,民盟市委繼承和弘揚民盟「關注民生、奔走國是」的優良傳統,加強自身建設,加快組織拓展,圍繞「五大功能區建設」「十三五規劃」等重大課題凝心聚力,爭取各方支持助推區縣發展,積極為助推重慶科學發展作出新貢獻。

截至2017年4月,民盟重慶市委下轄15個區委、8個直屬基層盟組織,設有13個專門委員會,畫院和攝協。全市共有盟員7300餘人,其中高教界占25.4%,普教界占36.8%,科技界占3.1%,醫衛界占8.2%,文藝界占4.1%,新階層人士占5.1%。

機關處室

民盟重慶市委機關處室

二、組織處

負責全市盟組織發展的管理工作和組織建設工作。指導基層組織發展和班子建設,負責後備幹部隊伍的建設,協助做好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推薦人才工作。負責做好盟籍、盟紀管理工作,維護盟章盟紀,管理盟員檔案和名冊。

三、宣傳處

負責在全市盟內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盟內思想建設,開展積極有效的宣傳教育活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負責編輯出版《重慶民盟》,負責與新聞單位的聯繫,做好對外宣傳工作。

四、社會服務處

社會服務工作本着「發揮優勢、突出重點、量力而行、注重實效」的原則,隨着我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繼續支持開展科教扶貧和智力支邊活動,鼓勵盟員在本職崗位上開拓創新、建功立業,積極參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實踐活動。

五、調研室

負責組織開展統一戰線、民盟自身建設的理論研究,加強盟市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工作,負責組織專題調查研究,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及有關社會、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做好參政議政服務工作;負責組織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對口協商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