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代為什麼大多持續兩百多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歷史朝代吧 |
中國朝代為什麼大多持續兩百多年?為什麼中國的歷史朝代都不長久,最長的也就兩百多年(兩漢四百多年,但是中間斷了,宋朝也中間完了,嚴格意義說,北宋南宋分開的話,都未滿兩百年)。[1]
這其實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歷史周期律的問題。
中國的歷史周期律一般是這樣子的,一個新王朝通過戰爭推翻了舊王朝,然後新王朝為了維護統治則需要與民休息,對民眾施行寬容的統治,鼓勵生產、輕徭薄賦等等,而新王朝建立後,因為戰爭的影響,原本的土地的主人可能已經死了,或者是因為舊主人支持舊王朝,所以他們的土地到了新王朝就被沒收了。
這些被新王朝沒收的土地以及一些無主的土地,就被新王朝拿來籠絡百姓,分給子民。老百姓有了土地耕種,慢慢的就過上了好日子,而新王朝則迎來了盛世。
可是新王朝的建立,必然會誕生一批新生的貴族,諸如皇親國戚及開國功臣等等,然後這些人通過自己手中的權利一代代的兼併土地,隨着社會財富的增加,這些貴族的財富也隨着增加,而他們兼併的土地也越來越多,這時候老百姓分到的土地卻越來越少,遇上個天災人禍,老百姓可能就失去了土地,然後要麼被餓死,如果不想餓死就得接受貴族的剝削……
可是隨着失地的百姓越來越多,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吃不飽甚至吃不上飯的老百姓越來越多,就造成了國家的嚴重貧富差距,但老百姓飯都吃不上的時候,怎麼辦?那就只能起來反抗,力圖將現有利益分配體系推翻,然後實現利益的再分配,然後新王朝就成為了舊王朝,又被另一個新王朝給代替了。
另一個新王朝也是如此……於是周而復始,便形成了歷史的周期律。而這種周期律一般也就只能持續一兩百年時間,所以王朝也隨着這種周期律而建立、興盛、衰敗、滅亡……
所以說從一個王朝的建立到滅亡,其實就是利益分配的問題,當利益分配越來越不合理,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就會有人出現打破現有體系,推倒重來……
可是利益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大,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一直存在的問題,外國也是如此,甚至外國歷史上,貧富差距比中國更大。
至少中國占據里世界上最好的一塊地盤,這裡土壤肥沃,四季分明,生活環境比之其他地方,要好得多,所以相對來說,在古代,漢人生活的地方,比之草原民族,比之森林狩獵民族,比之日本、英國這樣子的海洋遊牧民族,都要好。
所以中國人在古代雖然有很長的時間,老百姓吃飯是大問題,可是其他國家問題更大,吃不上飯的更多,貧富差距更加的嚴重,可是除了中國外,其他國家極少爆發影響力巨大的,大到可以顛覆一個王朝的農民起義。
往往外國的朝代、國家能存在得更久,諸如西方的羅馬帝國,東方的日本、朝鮮等。在外國,一個朝代或一個國家的滅亡,極少說是由農民起義而被滅亡的,要麼是貴族之間的鬥爭,要麼是因外族的入侵。
為什麼外國在古代貧富差距更大,可是朝代卻更長久呢?(羅馬帝國存在了三四百年,東羅馬帝國存在了八百多年,阿拉伯人統治了西班牙等地八百多年,奧斯曼帝國可以存在了五六百年;朝鮮的新羅存在了上千年,王氏高麗存在四百多年,李氏朝鮮存在了五百多年;日本的天皇制度兩千多年了沒有斷代;)
其實這就是中國人和外國人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中國人是最世界上最不認命的民族,中國人是最懂得通過反抗來爭取自己權益,謀求更好生活的民族。
古人陳勝吳廣起就曾說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現在也有一句話深入人心,那就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不認命,懂得反抗不公平,是中國人的優秀品質。
也就是說,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對不公平之事,具備反抗精神,不甘心平庸,當利益分配不均,當貧富差距達到一定程度後,中國人敢於起來反抗,有着「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精神,連咱們的神話小說,都有孫悟空為我們喊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
這麼不認命,富有爭取上升通道,向更高處爬的精神,就是中國人的可貴品質。
因為中國人有這樣子的品質,所以也僅有中國誕生了非常有效的階層上升通道,其中最有效的有兩種,一呢是商鞅變法中的「獎勵軍功」,平民百姓甚至奴隸,都能通過軍功,都能通過砍敵人的腦袋,來獲得軍功,然後得到財富、爵位,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
還有呢是「科舉制」,能讓平民子弟,寒門子弟,也能做官,成為權利擁有者。
這是外國無法想象的,甚至是古代一直學習中國文化的日本,也未能實行科舉制,越南、朝鮮有科舉,可是平民根本上沒有獲得知識文化的機會,他們那所謂的科舉,其實依然是貴族的遊戲。
也就是說,利益分配問題越來越嚴重,是導致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而中國人賦有的反抗、不認命精神,則是中國和外國不同的地方,中外都存在貧富差距問題,但是中國人卻會因這個問題到了一個臨界點後,選擇反抗,推翻舊王朝,建設新社會。外國人則很認命,所以他們不敢也沒有推翻腐化、壓迫剝削嚴重王朝的認識、文化,所以外國的朝代要長久一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