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質疏鬆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質疏鬆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2020年10月22日,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質疏鬆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在蘇州成立,楊惠林教授當選為首屆主任委員,同時擔任黨支部書記。本專委會聘請邱貴興院士為名譽主任委員,聘請顧玉東院士、戴尅戎院士、唐天駟教授、張英澤院士、田偉院士為專委會顧問。中國康復醫學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牛恩喜出席成立大會並講話,並代表中國康復醫學會總會和方國恩會長,對新一屆專業委員會工作提了四點要求:一要把握好正確的發展方向;二要充分發揮學術平台作用;三要積極培養人才;四要加強專委會的建設。
機構簡介
本專委會委員由國內各大醫院骨科、內分泌科、骨質疏鬆[1]科、康復科等專家組成,在國內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學術帶頭作用。本屆專業委員會委員共120名,其中主任委員1人,副主任委員11人,常務委員24人。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本專委會的成立旨在整合多學科專業隊伍、推進骨質疏鬆及康復人才隊伍建設、引領骨質疏鬆領域學科發展、提高全民骨質疏鬆症的認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骨質疏鬆症診療技術發展、探索有效防控策略、優化治療及康復措施,實現全民強健骨骼、遠離骨折,為健康中國2030貢獻一份力量。
主任委員簡介
楊惠林,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蘇大附一院骨科主任、大外科主任,蘇州大學骨科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重點學科及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勞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及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均為第一完成人)。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25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0項,包括863項目[2]2項(首席1項),國家公益性行業專項2項,國自然重點項目1項等。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及中華論文233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3項。主編(譯)專着11部。
學術兼職:
中華醫學會理事會理事,中華骨科學分會常委、微創外科學組組長,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質疏鬆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骨科創新與轉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常務理事,骨科分會名譽主委等。亞太脊柱微創學會(PASMISS)主席,國際脊柱創新發展學會(ISASS)理事會成員(全球僅7位)。《IJSS》 Deputy Editor,《JOT》副主編及《中華外科雜誌》、《中華骨科雜誌》、《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誌》等20餘種期刊副主編、常務編委及編委。
顧問
顧玉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戴尅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唐天駟: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
張英澤: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田 偉:北京積水潭醫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名譽主任委員
邱貴興:北京協和醫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五、副主任委員簡介(按姓氏拼音排序)
程黎明: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教授,院長
海 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教授,骨科主任
李淳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骨科主任
李 鋒: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教授,骨科主任
李建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主任,博愛醫院院長,教授
李危石: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教授,骨科主任
沈 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副院長
沈慧勇: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教授,院長
吳新寶:北京積水潭醫院,教授,副院長
章振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教授,骨質疏鬆科主任
仉建國:北京協和醫院,教授,骨科主任。
參考文獻
- ↑ 骨質疏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麼治療?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搜狐,2022-10-24
- ↑ 中國「863計劃」是怎麼誕生的?,搜狐,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