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天主教本地化運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天主教本地化運動20世紀初中國天主教要求中國教會由中國人來主持管理,實行自立、自治的運動。1912年中國天主教神職人員王近仁、成捷三、劉俊卿等人籌組「中華教友聯合會」,開始中國本地教士管理其教會的嘗試。

1919年天津上海等地天主教徒提出要由中國主教來主持其教區教務,反對中國教會實行殖民地體制。這一運動推動了天主教的「中國化」舉措。

天主教

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東西兩派[1]。東派教會自稱正教,西派教會自稱公教。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後,隨着一些新教教派的相繼成立,天主教成為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

天主教的經典是《聖經》。神學教義主要有上帝論、三位一體、末世論、教會論等。天主教內稱教會的節慶和紀念日為瞻禮[2]。天主教最重要的節日有四大瞻禮,即:耶穌復活瞻禮,又稱復活節;聖神降臨瞻禮;聖母升天瞻禮;耶穌聖誕瞻禮,即聖誕節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1054年大分裂,大公網,2016-02-14
  2. 天主教,中國政府網,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