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地質學會境外地質礦產研究分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地質學會境外地質礦產研究分會12月4日,中國地質學會境外地質礦產研究分會成立大會暨「一帶一路」研討會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召開。30餘位地質礦產行業的專家學者就如何發揮好境外地質礦產研究分會作用,進一步做好境外地質礦產調查研究,為政府部門提供科技支撐和礦業企業「走出去」服務等進行了研討。

中國地質學會境外地質礦產研究分會會長、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王瑞江介紹了研究分會成立的背景,並着重介紹了地科院即將全面開展的地質礦產調查評價專項——「一帶一路」基礎地質調查與信息服務計劃。他表示,礦產資源國際合作是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內容,開展「一帶一路」地質礦產研究大有可為,適時成立一個全國性的境外地質礦產研究學術組織是現實需求,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科技應用、信息交流的需要。

據悉,中國地質學會境外地質礦產研究分會會集了眾多來自地質調查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以及地勘單位、礦業企業的技術人員、企業家[1]

相關資訊

走進別樣的自然之美(美麗中國)

珠穆朗瑪峰山頂由約4.6億年前奧陶紀中期的石灰岩構成,形成於溫暖的淺水海洋中。這些岩石中含有豐富的海洋動物化石。

浙江長興煤山「金釘子」剖面含有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和長興階底界兩顆「金釘子」,完整記錄了2.52億年前地質歷史時期發生的最大一次生物滅絕事件。煤山剖面地層連續,含有非常豐富的古生物化石[2]

雲南澄江寒武紀化石群,生動再現當時海洋生命世界的真實面貌,充分顯示出寒武紀早期生物多樣性,代表了現代生物多樣性的起點,將絕大多數現生動物門類的演化歷史追溯到寒武紀早期,為揭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奧秘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證據。

香港地質公園的早白堊世流紋質火山岩柱群源自約1.4億年前該地區的火山活動。岩柱罕有地由富含二氧化硅的酸性流紋質火山岩形成,分布在西貢糧船灣等約100平方公里海陸區域。這些岩柱的直徑平均為1.2米,最粗達3米,現存總厚度估計達400米,露出地表的高度達100米。

圖為香港地質公園瓮缸群島——橫洲,小島展示了柱狀節理,以及海蝕崖、海蝕洞、海蝕拱等海岸侵蝕地貌。

藏南絨布峽谷滑脫構造體系是一組平行喜馬拉雅山造山帶的低角度正斷層性質的韌性剪切帶,沿着喜馬拉雅的整個走向進行延伸,其發現徹底改變了喜馬拉雅造山帶的模型,極大提高了對喜馬拉雅造山帶構造—變質演化的認識。絨布峽谷是藏南拆離系發育的典型地區,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圖為珠峰北坡,最遠處為珠峰,中部是絨布冰川,近處是絨布冰川湖,兩側為絨布溝壁,壁上黑白岩石分界處即為絨布峽谷藏南拆離系。

石林以高大、密集的石灰岩溶柱呈森林狀分布而得名,是喀斯特術語「石林」的發源地。除典型的劍狀、柱狀、蘑菇狀、塔狀,還有許多不規則狀的石林,幾乎匯集了世界上所有類似的石林地貌形態,被譽為「石林喀斯特博物館」。

巴丹吉林沙漠面積約4.92萬平方公里,擁有世界罕見且獨特的沙漠與湖泊系統。必魯圖高大沙山及其周圍的湖泊是這一系統的典型代表。該沙漠中分布有多座巨型沙山,還有140多個湖泊,最高大的必魯圖峰海拔約1611米,相對高差近500米,是世界上相對高度最高的沙山。巴丹吉林沙漠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過程中第四紀末期氣候變化以及風力地貌、乾旱區水資源的理想區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