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遺傳育種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遺傳育種中心緊密圍繞國家糧食安全重大戰略需求和農業生產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小麥、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重要性狀遺傳規律和育種新理論、新方法及新技術研究;創製育種新材料,培育資源高效、優質多抗、適宜輕簡栽培和機械化收穫的突破性新品種;構建育種材料、方法和信息共享平台;集成示範新品種和新技術,為實現我國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機構簡介
中心主任為黃長玲研究員,全面負責中心運行管理,副主任孫君明研究員 [1]負責科研管理工作,副主任謝永盾博士負責科研平台管理和黨建工作,副主任郝元峰博士負責學術交流和研究生培養工作。
作物遺傳育種中心主要職責任務
1.結合傳統育種和現代分子生物學[2]手段,開展面向全國主產區的糧食作物的新品種培育。
2. 開展育種新技術和重要經濟性狀形成的遺傳規律研究。
3. 培育適應特殊生境和特殊需求的新型農作物品種。
4.構建育種過程和材料的信息共享網絡。
5.通過科企合作,促進新品種的示範與推廣。
作物遺傳育種學科領域
作物遺傳育種理論與方法(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crop breeding and genetics)
研究作物性狀的遺傳機理,探索作物育種新途徑、新方法,包括常規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分子育種等方法。
作物雜種優勢原理與應用(Mechanisms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heterosis)
研究作物雜種優勢的理論與利用方法,包括雜種優勢機理研究、雄性不育、自交不親和、廣親和性的遺傳機理研究、雜種種子生產理論與方法等。
分子育種(Molecular breeding)
開展作物基因組與分子育種研究,主要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表達分析、分子標記、轉基因育種、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等內容。
種子學(Seed science)
研究農作物種子的特徵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動規律及種子生產、檢驗、儲存、加工、利用相關技術。
作物遺傳育種中心科研平台:
1.國家作物分子育種工程實驗室
2.國家小麥改良中心
3.國家農作物航天誘變技術改良中心
4.北京國家大豆改良分中心
5.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6.農業部穀物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
7.育種基地網。
參考文獻
- ↑ 研究員屬於什麼系列職稱?,搜狐,2022-06-02
- ↑ 什麼是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發展簡史 ,搜狐,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