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佛教史上五次法難之唐武宗滅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詳細解釋中國佛教史上五次法難
圖片來自六圖網

詳細解釋中國佛教史上五次法難,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歷了五次最嚴峻的浩劫。不光令佛教文明遭受空前劫難,更對中國很多文物古蹟構成了嚴峻損壞,為中華民族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是中華文明的大劫難。

原文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歷了五次最嚴峻的浩劫。不光令佛教文明遭受空前劫難,更對中國很多文物古蹟構成了嚴峻損壞,為中華民族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是中華文明的大劫難。

唐代佛教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黃金時代,但是,唐代各朝帝王對佛道二教的心境較為不一樣,有的揚佛抑道,有的佛道並奉,也有不少位帝王崇道而抑佛。唐高祖奉道教開山祖師李耳為祖先;太宗曾下詔置道教於佛教之上;武后則改佛教在道教之上;玄宗曾選用姚崇的奏章,令僧尼落髮,他儘管愛崇道教,但仍一度敕令注釋《金剛經》撒播全國;憲宗時,韓愈諫阻迎佛骨,寫《論佛骨表》、《原道》等架空佛教;在穆宗、敬宗、文宗之世,都還依歷朝常規,在宮中設齋行道,但敬宗自己篤信道教;文宗時已有毀佛之議,而且早年阻撓度僧及營建寺院;到了武宗,更是悉數性地崇信道教,下降呵責佛教。

另一方面,儘管歷經幾位帝王的崇道抑佛,但佛教在民間的力氣反而越加熾盛,僧尼的人數不斷添加,寺院也越建越廣。寺院一般具有廣大的莊園,並可剷除徭役;而僧尼、寺院激增的效果,不免添加國庫的背負。其時不少士大夫根據儒家治術的觀念,以為佛教的繁榮打開將損害國家的經濟,因此大加打擊。唐武宗時,排佛的呼聲越演越烈,這使得本已篤信道教的武宗愈加決計毀佛。這時,道士趙歸真與宰相李德裕火上加油,趁機煽動,佛教因此面對一場「三武一宗」法難中最大的破佛作業。

會昌元年(八四一)元月四日國忌日,敕令行香,設千僧齋;但六月十一日的武宗誕辰之日在大內設齋時,敕令兩街供養大德及道士四對論議,其間有兩位道士被賜紫衣,卻阻撓釋門大德披着紫衣。武宗在即位之前就喜愛道術修攝之事,早年召請趙歸真等八十一人入宮,在三殿修金籙道場,並親受法籙。會昌元年的六月中,又召衡山道士劉玄靖入內,與趙歸真同修法籙。

會昌二年三月,因李德裕上奏,武宗敕令斥逐未曾登錄在僧籍名冊的僧尼,又不許置童子沙彌,這時已略見毀佛的痕跡。六月十一日,敕令僧道二眾在殿前論議,道士二人賜紫衣,僧門仍不得披着紫衣。

會昌三年二月,敕令現已落髮的僧尼不得再行入寺;至於沒有登錄名籍的僧尼,不只阻止住在寺中,且不許住在京城或進入鎮內。同年九月,指令各級地方政府嚴密留意附近寺院的住僧,縱使是登錄有案的,假設無法詳細闡明身世來歷,應予拘捕,送到官府盤查。

武宗廢佛的方針,是採用漸進方法的,從史料看,其規則之嚴厲,銖積寸累。會昌四年三月,指令不許供養佛牙、佛骨,假設違反規則,送一錢供養者,即杖打二十下,一時之間,寺院的四處,人跡隔絕。而在宮中的內道場,向來往例均組織佛教經像,武宗卻指令燃燒經教,拆毀佛像,在道場內組織天尊老君之像。六月,在武宗誕辰日,首度不召僧入內談論。又不許僧尼在街里行走,如有外出,需在鐘聲未響前歸寺;也不許別住他寺,違者敕罪。因為武宗堅信趙歸真,趙趁機進言,以為佛教並非中國本有的宗教,蠹害生靈,應當盡除。所以,是年七、八月開始,建議空前的法難,敕令拆毀全國山房、招提、蘭若、一般佛堂、義井、村邑齋堂等,但凡寮房未滿兩百間,或沒有獲頒寺額的道場,則勒令僧尼落髮。

會昌五年三月,武宗敕令全國諸寺不許置莊園,並隨時查看寺舍的工業。四月,敕令僧尼落髮,如有方命不從的,以違反聖旨論罪,當場決殺。八月下詔,大舉毀寺,總計會昌年間,拆毀梵宇四千六百餘所,招提、蘭若等四萬餘所,被逼落髮的僧尼有二十六萬餘人,沒收良田數千萬頃,又將佛像、鐘磬等法器改鑄為錢幣、耕具等物,甚至私家所藏金銀等像亦敕令限時送官。此一空前浩劫,歷史上稱為會昌法難。晚唐往後諸宗的衰頹不振,與這次毀佛有親近的聯絡。次年,武帝服用道士金丹,中毒身亡,宣宗即位,誅殺趙歸真等人,並大力復興佛教。[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