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史上五次法難之北周武帝滅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詳細解釋中國佛教史上五次法難,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歷了五次最嚴峻的浩劫。不光令佛教文明遭受空前劫難,更對中國很多文物古蹟構成了嚴峻損壞,為中華民族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是中華文明的大劫難。
原文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歷了五次最嚴峻的浩劫。不光令佛教文明遭受空前劫難,更對中國很多文物古蹟構成了嚴峻損壞,為中華民族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是中華文明的大劫難。
第2次的廢佛作業發生在北周武帝之時,距北魏太武帝的廢佛,約有一百一十餘年。武帝宇文邕,繼明帝往後即位,後改元保定。北周繼西魏往後,統領關隴區域,這一帶從晉代以來佛教盛行,其間長安曾有鳩摩羅什的僧團在此長期譯經布道,影響很大。其時,全國的僧尼有兩百多萬人,梵宇有三萬多所。北朝的歷代帝王,不少都篤信佛教,北周武帝即位之初,也依照先朝往例,禮敬沙門,但因為他勵精圖治,專心想用儒術平治全國,因此最重儒術。他在親政前,曾多次招集臣僚、沙門、道士談論釋、道、儒三教的疑問。其時,他對佛教並沒有格外憎惡架空的觀感。明顯的,他後來的廢佛方針,主要是遭到衛元嵩和道士張賓的影響。
衛元嵩是四川成都人,知曉陰陽曆算,性格譎詐。年少時隨益州野安寺亡名禪師為沙彌,不耐赤貧,佯裝狂放,以吟詩詠賦來獲取聲名,並四處向人預卜將來。後來落髮,從四川到長安,結交北周權貴。天和二年(五六七),他向武帝上奏:寺塔佛像對國家治安無益,應當刪減。完全改造佛教,將佛教歸入王法的規範中。以經濟方法改造佛教界貪婪潰爛的習尚。據《廣弘明集》卷七記載,衛元嵩的奏文共列有十五條:勸行大乘、勸念赤貧、勸舍慳貪、勸人發露、勸益國民、勸獠為民、勸人和合、勸恩愛會、勸立市利、勸行敬奉、勸寺無武士、勸立無貪三藏、勸少立三藏、勸僧訓僧、勸敬大乘戒。
衛元嵩着有《佛道二論》,論辯大小乘;又着有《齊三教論》七卷,闡揚會通三教的思想。他以為其時佛道二教崇尚空論,違反大慈為本、安泰眾生的立教主旨,建議應當用古代聖王的治道來糾正這些害處。他的論點,剛好符合武帝的心意,因此遭到重用。
又據《廣弘明集》卷八記載,其時民間廣泛撒播着一句讖語,說「黑衣當得全國」。堅信讖緯之學的武帝,對此預言十分忌諱,衛元嵩和道士張賓就乘機誣衊佛教,指沙門身穿黑衣,必為國禁,道士穿黃衣,必為國祥。武帝信賴他的話,逐漸重道輕佛。天和四年,先後四次招集佛、道、儒三教專家,論議教義的凹凸。武帝的本意,想以儒教為先,佛教為後,道教最上,但因幾回聚眾談論,三教各不相謀,因此懸而不決。後來甄鸞上《笑道論》,道安上《二教論》等書,竭力為佛教辯解,破斥道教。武帝關於佛道二教互相攻擊,極感不快,敕令暫時放置二教好壞的談論。建德二年(五七三)十二月,又招集群臣、道士、沙門等,爭辯三教先後,效果以儒教為先,道教次之,佛教終究。如此一來,致使佛教界的劇烈反響,先後有猛法師、道積等人的抗旨直諫。建德三年,武帝已決計毀佛,招集僧道二眾在太極殿爭辯,張賓竭力斥佛揚道,卻被智炫法師論破,武帝乃親身升座,試圖加以論難,不料智炫法師應對慈祥,陳義甚高,武帝在震怒之下脫離太極殿。次日,下詔廢佛、道二教,破毀寺塔,燃燒經像,勒令沙門、道士落髮。其時,被逼落髮的沙門有二萬多人,關隴一帶的佛法被損壞殆盡。
建德六年,北周滅了北齊,武帝又對北齊之地施行排佛方針,焚毀悉數經像,廢四萬所寺廟,被逼落髮的僧尼達三百餘萬。北方佛教一時之間隱姓埋名,史稱周武法難。次年,武帝罹患劇瘡而亡。宣帝、靜帝相繼即位,佛教才又逐漸恢復。
在周武帝廢佛往後,部份僧侶混跡民間,或逃匿山林,還有部份和尚則南渡陳朝,因此推進南北朝佛教的交流。[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