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政治經濟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政治經濟學》,鄒磊 著,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1年3月。是一家出版各學科各專業的綜合性圖書[1]出版機構,現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成員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學、社會科學、政治、法律、財經、管理、歷史等學術專著和大眾讀物。全社現每年共計出書600餘種,其中近400種為新書[2]。
內容簡介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政治經濟學》是鄒磊的作品。該書旨在從歷史和比較的視野中系統分析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倡議的歷史條件、現實考量、理想圖景,以及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具體舉措、風險挑戰與應對策略。
戰略是關乎未來的。「一帶一路」戰略的政治經濟學效應已經初現端倪,而且會越來越更加顯現。經濟方面。有供給,有需求。互通共建、合作共贏成為主旋律。
一是資本、技術鋪路。就是利用中國的外匯儲備、資本和技術幫助相關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路通之後的投資與貿易交流。「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是欠發達國家、發展的「窪地」,基礎設施問題解決後,「一帶一路」相關的65個國家,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都會因為有了交通的暢通而創造了更多的貿易、旅遊和文化交流,帶來更多的投資需求。這是第二個需求。
三是中國經濟的雙向對外開放,影響帶動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改善全球區域範圍內的貧富差距問題。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發展優勢可以互補的65個國家之間的合作,理論上,可以釋放出很多需求,相信一定能夠改善很大範圍內的區域貧富差距問題。當然對中國來講,消化過剩且是他國所需的產能、利用充盈的外匯儲備、破解國內發展之瓶頸等都有好處;同時對世界來說,堅持將這個路子走下去,針對當前全球經濟的長期停滯,無疑是一劑良藥。這是第三個需求。政治方面。有包圍,有反包圍。戰略戰術結合,奏響「和平崛起」曲。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既是新時期中國的重大國家發展戰略,也是中國藉由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概念勾勒的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戰略新圖景,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和豐富的國際關係內涵。
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首部學術專着,本書以政治經濟學為主要研究路徑,通過縱向與橫向的雙重比較視角,對「一帶一路」的戰略謀劃、建設動態、風險因應等作了較全面系統的論述,初步建立了關於這一戰略構想的分析框架。對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中國區域發展和對外合作的最新趨勢、深化對內政和外交互動關係的理解、增進對不同時期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演變的認識、評估該發展戰略所涉及的宗教因素,探索建立與各相關國家的政治互信和利益協調機制,以及引發對古代絲綢之路盛衰的再思考等,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 ↑ 圖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道客巴巴,2012-02-03
- ↑ 上海人民出版社簡介,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