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衛市三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衛市三河鎮位於海原縣東南部,原州區北部,清水河兩岸,距市區50千米。轄11個行政村。寶中鐵路、銀平公路、固海公路穿越鎮境。[1]

中文名稱: 三河鎮

別 名: 黑城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寧夏海興開發區

下轄地區: 11個行政村

地理位置: 海原縣新區所在地

面 積: 232.16平方千米

人 口: 32684人(2017)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氣候

三河鎮基本情況簡介

三河鎮位于海興開發區所在地,距行政中心6.5公里,區域面積232.16平方千米,全鎮轄13個行政村1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684人(2017)。銀平公路、寶中鐵路、福銀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橫穿南北,交通便利,發展前景廣闊。轄區屬清水河谷川道區,農業基礎條件較好,綜合經濟發展優勢突出,2008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3270元。全鎮總耕地面積92163畝,退耕還林面積54503.9畝,「1236」揚黃渠道從北到南橫貫六村,可灌溉面積24820畝;清水河、莧麻河、中河三條河流交匯境內,地下水資源豐富,現有機井272眼,可灌面積近36337畝;以葵花、枸杞、玉米、蔬菜四大支柱產業為主,年均葵花種植3.5萬畝,玉米1.6萬畝,蔬菜5000畝,枸杞留床面積19110畝,上述產業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60%。非公有制經濟迅猛發展,全鎮現有個體私營經濟1102個,年總產值10171萬元,為鎮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衛生、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三河人歷來崇尚文化,勤學好禮,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沐浴陽光我們一路走來,發展永無止境,腳步永不停息。思想有多遠,我們的路就能走多遠,正是遵循這樣的發展理念,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緊緊圍繞我鎮制定的「增服務職能、抓新區機遇、促工業經濟、強主導產業、建和諧三河」的總體思路,團結協作,創新思路,務實苦幹,推動三河鎮實現跨越式發展。

歷史沿革

黑城鎮位于海原縣東南部,原州區北部,清水河兩岸,距市區50千米。轄11個行政村。寶中鐵路、銀平公路、固海公路穿越鎮境。1958年屬七營公社,1961年析設黑城公社,1983年置鄉,1994年建鎮。1997年,面積218.3平方千米,人口3.4萬,轄黑城莧麻遼坡四營、小河、六窯、唐堡、戴店、紅城子、坪路、團莊11個行政村。2008年,經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同意:將固原市原州區黑城鎮劃歸海原縣管轄。2月18日正式移交。6月20日,國務院批准,同意將海原縣政府駐地由海城鎮遷至黑城鎮。分析黑城鎮地名歷史和實際情況,在充分考慮群眾、市縣更名意見的基礎上,自治區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確定,海原縣新址駐地黑城鎮更名為三河鎮。

視頻

中衛市三下鄉走進三河鎮六窯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