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華損傷與修複雜志

中華損傷與修複雜志(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中華損傷與修複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於2006年,公開發行的雙月刊雜誌。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專家述評、論著[1]、經驗交流、技術改進、綜述、警示、講座、譯文、病例報告等。

《中華損傷與修複雜志》貫徹黨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反映我國損傷與修復醫學領域臨床及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損傷與修復醫學學術交流以 「存疑、思辨、爭鳴、求證」為旗幟,始終堅持「尊重學術自由,提倡學術爭鳴」的辦刊原則。主要讀者對象為損傷與修復醫學領域臨床工作者、各科臨床醫師及醫學院校師生和有關科研單位人員。

發行

2006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准創刊,2007年正式在國內公開發行。目前已被3家重要檢索系統收錄:包括《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NKI)、《中國核心期刊 (遴選) 數據庫》(萬方數據庫)[2]、《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全文版)》( 維普數據庫)。主編孫永華教授,編輯部主任谷俊朝教授。編委會包括五位院士和國內其他從事損傷修復基礎和臨床研究的重要專家共168人。編輯部設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宗旨

本刊宗旨是貫徹黨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反映我國損傷與修復醫學領域臨床及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損傷與修復醫學學術交流以 「存疑、思辨、爭鳴、求證」為旗幟,始終堅持「尊重學術自由,提倡學術爭鳴」的辦刊原則。主要讀者對象為損傷與修復醫學領域臨床工作者、各科臨床醫師及醫學院校師生和有關科研單位人員。

特色

本刊以光盤(CD-ROM)附導讀形式出版,具有形式新穎、報道信息容量大的特點,創新性地應用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動畫合一的多媒體課件形式,具有很強的互動性。光盤容量大,圖片視頻清晰,除刊登電子資料形式的文字、圖片內容外,同時發表各種多媒體專家講座、圖像資料、手術演示和實驗過程演示、現場錄像等各種多媒體聲像資料;光盤容量大,圖片視頻清晰,能夠全面、形象地反應和發布醫學科研成果,讀者閱讀方便快捷。紙版導讀本保留傳統雜誌的全部內容和功能,同時作為電子版光盤的導讀,幫助讀者了解光盤中的內容。

欄目

專家風采、專家述評、論著、短篇論著、經驗交流、病例報告、綜述、講座、會議紀要、國外醫學報道等。

目錄

其中特色欄目

(1)專家風采作為本刊的特色欄目,由從醫生涯中的追憶與隨筆漫談治學之道、醫德之風、為人之本,展現和弘揚我國醫學工作者精神品質。自創刊以來,報道了包括4位院士在內的13位醫德高尚的專家,圖文並茂,語言清新自然,內涵豐富,寓教於中,感動了很多讀者,為廣大醫學工作者精神世界的成長提供楷模和方向。

(2)視頻講座及手術錄像欄目每期刊登1-2段視頻錄像,內容包括專家講座及配套課件、圖像資料、手術演示錄像,臨床治療前後跟蹤報道等,視頻畫質、聲音清晰,點擊操作便捷,收到廣大讀者好評。

視頻

中華損傷與修複雜志 相關視頻

臨床病理學:細胞組織適應損傷與修復,損傷修復的概念
損傷修復 如何緩解膝關節疼痛?央視專家支招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論著文章 ,搜狐,2020-08-28
  2. 萬方數據庫| 精準檢索的正確方式,搜狐,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