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廣東最大的基督教組織,成立於1919年4月,初取名為中華基督教廣東大會議,屬於中華基督教聯會下屬的一個組織。

發展歷程

最初參加該會的有英國倫敦會、美國北美長老會、公理會、同寅會及美瑞丹會。1922年6月第四次年會中,又有美國紐絲侖長老會、廣東綱紀慎自理傳道會、加拿大長老會、廣東長老自理總會加入,並改名為「中華基份教會廣東大會」。1926年,改名為「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該協會以聯絡各教會,共圖自治為宗旨。該機構有四級組織:最低一級為堂會,即由幾個禮拜堂組成的宗教單位;第二級為區會,由各宣教區牧師、傳教士和堂會代表組成;第三級為大會,由各區會的代表組成,各區會每500人可派代表2人,外國傳教士三選其一;第四級,即最高一級為總會,實為執行委員會,由各區會代表組成,每3000教徒選2人,屬外國教會的區會則可另派一名西教士為代表。總會的職能是維繫各區會、堂會的關係,調解爭端,監督各區會、堂會的工作,負責與其他宗派的聯繫,制定方針大計等。

形成規模

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大會成立後,至1924年該會有堂會(禮拜堂)140 間,基址(福音堂)115處,已封立的牧師50人,男女宣教師220人,領餐信徒16000人,辦有各級學校120所,較大的醫院5所。至1937年,協會有教堂193處,學校82所,醫院8所,教徒21600餘人。協會所轄的宣教區較廣,幾乎包括除粵東潮汕、嘉應各屬外的廣東省其餘地區。為了便於管理,協會根據教會發展的歷史和地理狀況,劃分了10個教區(含香港、澳門兩地)。此外另設一特別區,包括上海、湛江兩地,主要為旅行兩市的教友提供方便。協會還與聖公會、循道會等教派合辦有廣州白鶴洞協和神學院,為廣東基督教人才培養中心,廣東不少有名的基督教人才出於此院。

聖公會

聖公會也稱為安立甘會或英國國家宗教,是基督新教的一個教派--聖公宗。與信義宗[1]、歸正宗同屬基督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由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創始並作為當時英國的國教,由英國國王擔任教會最高首腦。聖公會與天主教一樣相信使徒遺傳,特別在按立神職人員的續承上。聖公會實行三階級的聖職,主教(會督)Bishop,牧師(會長)Priest和會吏Deacon。

聖公會是和天主教差別最少的一種新教,除了和其它新教教派一樣不崇拜偶像、不陳列耶穌受難像以外,使用的《聖經》(不適用於大中華地區)、教職人員服裝、宗教儀式等都和天主教一樣,聖公會教會並不自認為屬於新教(Protestant),認為自己也是大公教會(即天主教),稱教宗為「羅馬主教」,不過教宗認為只要不承認教宗至高無上地位的西方教派,都屬於新教[2]

參考文獻

  1. 信義宗,新浪博客,2008-04-01
  2. 新教六大派別,個人圖書館,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