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華三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華三祖指的是約5000年前的炎帝黃帝蚩尤,1992年,歷史學家任昌華先生首次提出了「三祖文化」,並第一次將蚩尤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黃帝、炎帝並排在一起,打破了傳統上的勝者王、敗者寇之說,確立了中華民族同祖同源的觀點,明確了始祖文化是愛國主義的精髓和民族團結的基石。 [1]

三祖的貢獻

黃帝

·精神文明貢獻

發明歷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藥、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占卜等。

·政治文明貢獻

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個官位管理國家。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義,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在使用人才上,訪賢、選賢、任能,因才使用。實行以法治國,設「禮文法度」、「治法而不變」,命力墨擔任法官、后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

·物質文明

史書記載,黃帝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許多創造發明,其中主要有實行田畝制。黃帝之前,田無邊際,耕作無數,黃帝以步丈畝,以防爭端,將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劃成「井」字,中間一塊為「公畝」,歸政府所有,四周八塊為「私田」,由八家合種,收穫繳政府,還穿土鑿井。對農田實行耕作制,及時播種百穀,發明杵臼,開闢園、圃,種植果木蔬菜,種桑養蠶,飼養獸禽,進行放牧等。縫織方面,發明機杼,進行紡織,製作衣裳、鞋帽、帳幄、氈、袞衣、裘、華蓋、盔甲、旗、胄。制陶方面,製造碗、碟、釜、甑、盤、盂、灶等。冶煉方面,煉銅,製造銅鼎、刀、錢幣、鉦、銚、銅鏡、鍾、銃。建築方面,建造宮室、鑾殿、庭、明堂、觀、閣、城堡、樓、門、階、蠶室、祠廟、玉房宮等。交通方面,製造舟楫、車、指南車、記里鼓車。兵械方面,製造刀、槍、弓矢、弩、六纛、旗幟、五方旗、號角、鼙、兵符、雲梯、樓櫓、炮、劍、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飯、酒、肉、稱尺、斗、規矩、墨硯、几案、氈、旃、印、珠、燈、床、席、蹴踘等。

炎帝

·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嘗百草,開醫藥先河。據《帝王世紀》載,神農「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為嘗百草,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與大自然,與疾病作鬥爭中,為後世醫藥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立市廛,首辟市場。據《周易•繫辭下》載「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我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治麻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

·作五弦琴,以樂百姓。據《世本•下篇》載,神農發明了樂器,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

·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神農始創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

·製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藥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為了促使人們有規律地生活,按季節栽培農作物,炎帝神農還立曆日,立星辰,分晝夜,定日月,月為三十日,十一月為冬至。

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智貴於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炎帝還是我國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種五穀,教民醫藥,教民制陶、繪畫,教民弓箭、獵獸、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樂、舞蹈,還教民智德。可見,炎帝時期,德、智、體、美得到了全面重視和發展。

炎帝神農氏對人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創業精神,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華後裔在與自然和社會的鬥爭中,擺脫愚昧和野蠻,追求先進與文明。這種精神使華夏民族獲得了高度的團結和統一。炎帝神農氏、神農文化、農業文明,文明依寄着人性化神明而發展,又促使人性化神明升華為一個民族的文明支柱,不僅構成了世界文明史中絢爛多彩的重要組成,而且成為人類文明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蚩尤

·為物質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時,蚩尤統率的九黎部落聯盟,生活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是一個面對海河而生長起來的部落,是當時三大部落聯盟中最強大的部落聯盟,物質文明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藉助當地的地理、氣候、水源等優越條件,發明了穀物種植,已經開始由採集、漁牧、遊牧向農業發展,這是歷史和文明的一大進步,是對古代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而穀物種植就需要育苗、移苗、壯苗等等。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後來人們就用「苗」字來給蚩尤的子孫命名為「苗族」。與此同時,他們還能創製較精美的陶器,手工業也開始發展起來。這也是對中國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

·蚩尤發明了金屬冶煉和金屬兵器的製造。

《世木·作篇》說蚩尤「以金作兵器」。翦伯贊寫道:「據說蚩尤『以金作兵器』,是金屬冶煉的最早發明者。」我認為,蚩尤不令是金屬冶煉的最早發明者,而且也是金屬兵器製造的最早發明者。《管子·地數》說:蚩尤能以金為兵,製作「劍鎧矛戟」。《史記·五帝本記》正義引《龍魚河圖》說:「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銅頭鐵額」,「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史書還說,蚩尤能製造的最早發明者,為中國古代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冶煉業的出現具有划進代意義,從此,人類開始進入了使用金屬工具的時代,它標誌着原始社會生產力的一次新的飛躍。

·蚩尤是建立法規、實行法制的最早創造者和施行者。

在古代中國,蚩尤首創法規,實施刑事法,以肅綱紀。《周書·呂刑》說:「蚩尤對苗民制以刑」,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路史·後紀四·蚩尤傳》在記述蚩尤被擒殺後說:「後代聖人著其尊彝,以為貪戎。」羅萍注曰:「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我著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戎」。《太平御覽》卷七九引《龍魚河圖》說:「靈尤沒後,天下復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狀。」這也說明蚩尤嚴格實行法制而樹立了威嚴的形象和產生了濃遠影響。同時,鄭玄注曰:「苗民,謂九黎裔也。」「上效蚩尤重刑以變九黎言苗民者。」這也同樣說明,蚩尤是刑法的首創者和施行者。有的史料還說,兵器和刑法是蚩尤發明的,後來被黃帝部落集團效法。可見,蚩尤乃是中國古代法制的締造者。

[2]

參考資料

  1. 中華三祖簡介. 百度百科. [2019-2-11] (中文). 
  2. 三祖的貢獻. 互動百科. [2019-2-1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