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個人信息保護國際比較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個人信息保護國際比較研究》,個人信息保護課題組 著,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

中國金融出版社成立於1956年5月,直屬中國人民銀行管理,是以出版金融類圖書、期刊、音像電子製品為主的專業出版社[1]。目前每年出版新書500餘種,已形成理論類、實務類、教材類、引進類等多種類別、特色鮮明的圖書體系[2]

內容簡介

本書橫向比較歐盟、美國和亞洲等國家和地區個人信息保護的淵源、理念、原則、方法及其演變,從中總結出了一些共同的原則和做法,並嘗試梳理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立法和保護現狀,提出我國保護個人信息的立法和政策建議。本書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課題「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國際比較研究及啟示」的研究成果。

本書分為上下兩大部分,上部分為主報告共8章,下部分為副報告共7章。主報告主要研究了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的淵源、個人信息保護相關原則的演進,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與監管實踐,並選擇了與個人信息保護關係密切的個人徵信和跨境數據流動兩個專題進行研究,分析了當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現狀、不利影響和原因,並結合國際經驗提出我們的政策和立法建議。副報告則比較研究了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台灣、香港地區的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情況,特別是立法、監管實踐和*新趨勢等。

目錄

第一章個人信息保護概述1

一、個人信息與隱私安全、財產利益和發展機會1

(一)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的淵源1

(二)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的緊迫性6

二、個人信息保護的對象11

(一)數據與信息11

(二)個人數據、個人信息和隱私13

(三)保護與特定個人相關的信息16

(四)確立「誰的信息誰做主」的保護理念19

三、個人信息保護與行業發展、國家競爭力20

(一)大數據時代的數據資源20

(二)個人信息保護是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基礎22

(三)個人信息保護有利於我國占領全球經濟制高點23

第二章個人信息公平實踐和保護原則27

一、個人信息保護基本原則的演變28

(一)個人數據保護基本原則的初次提出28

(二)信息社會的個人信息保護基本原則32

(三)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基本原則39

(四)美國加州的個人數據保護立法43

二、大數據時代對個人信息保護原則的再思考45

三、關於個人信息公平實踐和保護原則的最低要求50

(一)個人信息保護原則的國際應用50

(二)個人信息保護最低原則52

第三章各國(地區)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實踐56

一、美國:個人信息保護的分散立法實踐58

(一)美國個人信息保護目標與原則61

(二)公平信息實踐原則在立法實踐中的體現64

二、歐盟:個人信息保護的統一立法實踐70

(一)對涉及個人信息的所有領域統一立法71

(二)建立統一的個人信息處理標準73

三、亞洲: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實踐75

(一)亞洲國家和地區的統一立法保護日漸完善75

(二)韓國:信息自決下的個人信息保護立法78

(三)日本:保障個人權利的個人信息保護立法81

(四)中國台灣:以保障人格權為核心的個人信息保護立法84

四、部分金磚國家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實踐85

(一)印度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框架86

(二)巴西個人信息保護立法進展88

第四章各國(地區)個人信息保護的監管實踐92

一、全球個人信息保護監管概況92

二、個人信息保護法律的實施94

(一)專門統一監管下的個人信息法律實施95

(二)各領域分散監管下的個人信息法律實施107

(三)行業自律下的個人信息法律實施116

(四)司法訴訟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實施121

三、個人信息保護的宣傳教育實踐123

(一)面向公眾的宣傳教育實踐124

(二)面向信息處理機構和工作人員的培訓127

第五章徵信與個人信息保護129

一、徵信與信貸市場129

二、徵信的本質和主要特徵130

(一)徵信的不同定義和實質130

(二)徵信活動的特徵131

(三)兩個平衡131

三、徵信與個人信息保護132

(一)歐洲信貸登記系統的發展133

(二)美國市場化徵信模式的發展134

(三)新興市場徵信行業的發展136

四、個人信息保護原則在徵信業的應用138

五、徵信業個人信息保護面臨的挑戰148

(一)全球徵信業的新發展趨勢148

(二)加強信息保護的立法趨勢150

(三)我國徵信業發展面臨的挑戰153

第六章數據跨境流動規則159

一、數據跨境流動典型政策161

(一)經合組織《關於隱私保護和個人數據跨境流動指南》161

(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隱私保護框架》與跨境數據流動規則163

(三)歐盟跨境數據流動政策164

(四)美歐安全港框架167

二、近年來數據本地化政策趨勢171

(一)典型國家的數據本地化政策172

(二)跨境數據流動展望175

第七章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現狀及分析176

一、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現狀176

(一)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概述176

(二)現行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概況192

二、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實踐狀況196

(一)個人信息收集環節196

(二)個人信息加工處理環節207

(三)個人信息輸出環節215

(四)中國個人信息保護的國際評價219

(五)落實個人信息保護原則不能僅靠專項打擊220

三、個人信息保護不足的原因分析223

(一)市場對個人信息利用存在合法需求223

(二)背離合法需求的原因分析225

第八章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和政策建議235

一、個人信息立法保護是大數據發展的基本保證235

二、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和政策建議237

(一)借鑑國際經驗樹立「以人為本」的個人信息保護理念237

(二)推動出台統一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238

(三)對個人信息保護立法重點問題的建議243

(四)明確個人信息保護的執法監管體制252

(五)加強司法救濟,拓寬個人信息保護渠道253

(六)開展公眾教育,提升個人信息保護意識254

三、關於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的建議255

(一)重視大數據及其技術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深刻衝擊255

(二)提高公民對個人信息控制力是各國普遍共識256

(三)我國大數據的立法監管建議260

術語對照表264

附錄

部分國家和地區個人信息保護研究

第一章美國個人信息保護研究271

一、美國個人信息保護概述271

(一)隱私權在美國的歷史發展272

(二)美國個人信息保護的規範框架275

二、美國個人信息隱私保護的立法281

(一)對個人信息的定義281

(二)公平信息實踐原則288

(三)個人信息保護立法297

三、美國個人信息領域的執法306

(一)行政監管306

(二)私人訴訟321

四、特殊領域個人信息的保護323

(一)徵信領域323

(二)金融領域330

(三)醫療領域334

(四)通信領域337

五、互聯網時代隱私權面臨的新挑戰339

(一)定向廣告339

(二)數據經紀343

(三)人臉識別345

(四)最新發展347

第二章歐盟個人信息保護研究351

一、個人信息保護在歐盟成員國的發展——以德國為例351

(一)起源:「私領域」理論351

(二)發展:「信息自決權」理論351

(三)個人信息保護專項立法352

二、個人信息保護在歐盟層面的立法演進353

(一)基本規範:《歐盟指令》353

(二)通信領域:《歐盟通信指令》355

(三)犯罪領域:《數據存留指令》357

三、最新立法:《通用數據保護條例》359

(一)修訂原因359

(二)主要修訂內容360

(三)GDPR實施影響分析366

第三章日本個人信息保護研究368

一、日本個人信息保護概況368

(一)日本個人信息保護的早期發展370

(二)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制定階段371

二、個人信息保護立法與監管373

(一)《個人信息保護法》立法原則373

(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主要內容375

(三)個人信息保護的監管377

(四)行業自律標準和評價體系379

三、2015年《個人信息保護法》新修訂381

(一)主要修訂內容381

(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新特點382

四、2020年《個人信息保護法》的修訂情況384

(一)修訂背景385

(二)修訂內容386

五、日本個人信息的過剩保護問題387

第四章韓國個人信息保護研究390

一、韓國個人信息保護概況390

二、韓國個人信息保護的主要內容391

(一)個人信息保護「由分到合」的歷史演進391

(二)韓國個人信息保護的創新與特點393

(三)個人信息處理流程的立法保護397

(四)公共領域個人信息立法保護401

三、個人信息保護的監管和救濟403

(一)個人信息保護監管執法403

(二)個人信息保護的事後救濟制度404

(三)個人信息保護的監管案例及趨勢407

第五章新加坡個人信息保護研究410

一、新加坡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演進410

(一)新加坡的數據產業戰略410

(二)前統一立法階段個人信息保護規範體系412

(三)《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出台和修訂413

二、新加坡現行個人信息保護規範體系419

(一)針對私主體收集處理個人信息的規範體系420

(二)針對公權力機構收集處理個人信息的規範體系426

三、個人信息保護的主要制度429

(一)個人信息的界定430

(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規制對象432

(三)《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的個人信息保護義務434

四、《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實施和法律責任443

(一)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443

(二)責任追究和救濟445

第六章台灣地區個人信息保護研究447

一、「個人資料保護法」歷史變遷447

(一)起源:「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447

(二)發展:「個人資料保護法」449

(三)更新:2015年「個資法」的修訂452

二、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概況456

(一)立法目的和理念456

(二)「個資法」規範對象462

(三)「個資法」的框架結構466

(四)當事人權利的內涵467

三、「個資法」的監管與執法472

(一)損害賠償責任472

(二)刑事追責474

(三)行政追責475

第七章香港地區個人信息保護研究477

一、香港地區《個人信息(私隱)條例》簡介477

(一)來自英國的影響477

(二)立法背景與理論基礎478

(三)法條及實務守則479

(四)基本概念482

(五)六項保障信息原則484

(六)《條例》對包括政府在內的公營部門的適用495

二、香港地區個人信息(私隱)監管與執法498

(一)個人信息(私隱)專員及職能498

(二)個人信息(私隱)專員公署的地位499

(三)罪行及補償500

(四)豁免事項502

三、網絡技術發展的衝擊及應對502

(一)對互聯網渠道個人信息的指引502

(二)對應用程序的監管指引504

(三)對網上行為追蹤的監管506

(四)對直接促銷的監管規定507

(五)對公共領域個人信息的監管51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