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喪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喪亂,拼音是sāng luàn,漢語詞語,意思是死亡禍亂,出自《詩·大雅·雲漢》。 中文名 喪亂 拼 音 sāng luàn 解 釋 死亡禍亂 出 處 《詩·大雅·雲漢》.

喪亂
圖片來自百度

目錄

1 解釋.2 出處.

解釋

死亡禍亂。後多以形容時勢或政局動亂。 [1]

出處

《詩·大雅·雲漢》:「天降喪亂,饑饉荐臻。」《詩·大雅·桑柔》:「天降喪亂,滅我立王」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居承平之世,不知有喪亂之禍;處廟堂之下,不知有戰陳之急。」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清·顧炎武《顧與治詩序》:「晚值喪亂,獨身無子,迫於賦役,困躓以終。」 [2] 章炳麟《訄書·序種姓下》:「自永嘉喪亂,以至晚宋,更九百年,戎夏捽久矣,猶有畛略,不即於汗漫無紀,亦二三明哲辨章之力哉。」陳去病《鑑湖女俠秋瑾傳》:「時天下喪亂,內外交鬨,而中朝政治,日益寙敗。」王羲之喪亂貼》的背後:祖墳兩度被挖,哭着給故人寫信: 王羲之的祖墳被毀兩次,而《喪亂貼》​就是這次的悲痛情緒再也忍不住的一次宣洩。《喪亂帖》,作於王羲之晚年,字體由行書到草書間,筆墨亦從濃郁漸變為慘澹,落筆時的悲憤最終化作草草收筆時欲語不能的傷懷。啟功先生曾評說:「 先塋松柏俱零落,腸斷羲之喪亂書。

喪亂
圖片來自百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