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喪(拼音:sàng、sāng)是漢語通用范一級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形聲字,古字形從口,桑聲。喪的本義一般認為是逃亡,引申為丟失、失去。一說喪的本義是失去,由此義又引申為死亡。喪也指與人去世有關的事情,或指埋葬死者的方式,均作名詞用,讀sāng。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喪

拼音; sàng,sāng

注音字母; ㄙㄤˋ,ㄙㄤ

平水韻部; 去聲二十三漾,下平七陽

部首; 十、一

總筆畫; 2+6、1+7

造字法; 形聲字

結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繁體字; 喪

異體字; 䘮、࡚�、࠷�、࠸�、ࡂ�、ࡂ�、ࡴ�、দ�、দ�、঱�

五筆; FUEU(86、98)

倉頡碼; GCV

字級; 一級(1034)

統一碼; 4E27

GBK編碼; C9A5

文字源流

甲骨文中有一形作圖1-3,前人對該字形的解釋有爭議,有說"噩"字的,有說"喿(噪)"字的,也有說是"桑"字的,而今學界多將這類字形與"喪"字關聯。甲骨文的"喪"由"桑"和周圍數量不等的"口"字組成,由於對該字形的理解不一致,所以該字形的理據、字用等問題的認識也頗多分歧。例如:於省吾先生指出,本義是採桑,假借為"喪亡"的喪;何琳儀指出,喪的金文字形,從亡,表示"死亡";趙平安認為,該字是"死喪"的本字;劉莉認為,喪的原始詞義為"失去"。甲骨文卜辭中的"喪"一般都用作"逃亡、失去"。

甲骨文中間為"桑"字,這很清楚,但是周圍的"口"是如何形成的仍有爭議。聞一多先生認為,"桑"與"喪"是繁簡關係;於省吾先生認為,一個表示"桑樹",另一個表示"採桑","口"表示採桑用的器具,是一個表形構件;谷衍奎認為,眾口喧哭於桑枝之下,是表意構件。也有人認為"口"是區別符號。區別符號是沒有音義的筆畫,主要功能是區別字形,或區別一字多義,或區別形近字體。因為在甲骨文中表示桑樹的"桑"假借為喪,添加的"口"是區別符號,為了區別桑與喪。

金文階段的喪作圖5,字形的下部加了一個要素"亡"。金文中添加的構件"亡"是聲符還是意符學界看法也是不一樣的。喪、亡讀音相近,"喪"已經有聲符桑,沒有必要再添加音近的聲符"亡",所以"亡"應是意符。金文"喪"字中添加構件"亡"是對"逃亡"義的強化。

金文中還有一個字形作圖4,在甲骨文字形的基礎上加了"走"字。走的古字形像一個人甩胳膊跑步的樣子,本義是"跑"。可見,金文"喪"中出現的"走"與"亡"一樣,是從不同角度對"喪"的"逃亡"義的強化。只不過由於"亡"的意義信息更明顯還可兼具表音,而"止""走"的奔走義逐漸消失,所以後世逐漸淘汰了圖4、圖6的一類字形。

字形發展到小篆(圖12)階段,象形性淡化,表示桑樹的構件訛變,加上符號的經濟性原則,"口"正好與"哭死去的人"相關,亡與喪的讀音相近,所以小篆將添加"口"的桑樹訛變為"哭",構件"亡"保留,所以《說文解字》說喪字"從哭從亡,亡亦聲。"

隸書(圖13-17)在小篆的基礎上,將構件"圖A"訛變為"圖B",表意構件"亡"符號化為"圖C",字形的表意性減弱。再後來將中間部分拉直為"土",如圖17。現代通行的簡化字"喪"將繁體楷書字形(圖18)的兩個"口"簡化為一點一短撇。現代漢語文字"喪"的構字理據進一步消失,反過來加大了對"喪"古文字形的認識難度。[1]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二】【哭部】息郎切(sāng)

亡也。從哭從亡。會意。亡亦聲。

說文解字注 亡也。

段注: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謂,故《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尚書大傳》曰:王之於仁人也,死者封其墓,況於生者乎。王之於賢人也,亡者表其閭,況於在者乎。皆存亡與生死分別言之。《凶禮》謂之喪者,鄭《禮經目錄》雲不忍言死而言喪。喪者,棄亡之辭。若全居於彼焉,己失之耳。是則死曰喪之義也。公子重耳自偁身喪,魯昭公自偁喪人,此喪字之本義也。凡喪失字本皆平聲,俗讀去聲,以別於死喪平聲,非古也。

從哭亡,亡亦聲。

段注:此從禮記奔喪之禮釋文所引。息郎切,十部。

廣韻 息郎切,平唐心 ‖亡聲陽部(sāng)

࠸�,|亡也。死࠸�也。又姓,楚大夫࠸�左。又息浪切。喪,上同。

蘇浪切,去宕心 ‖亡聲陽部(sàng)

喪,亡也。蘇浪切。又音桑。二。࠸�,上同。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喪·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9

古文:ࡂ�、ࡴ�、ࡂ�、দ�、࡚�

《廣韻》《正韻》蘇浪切。《集韻》《韻會》四浪切,並桑去聲。《玉篇》:亡也。

又《正韻》:失位也。《論語》:二三子何患於喪乎。注:喪,失位也。《左傳·昭二十四年》:昭公曰:喪人不佞。

又《廣韻》息郎切。《集韻》《韻會》《正韻》蘇郎切,並音桑。《正韻》:持服曰喪。《禮·檀弓》:故孔氏之不喪出母,自子思始也。又: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釋文》:上喪字平聲,下喪字去聲。

又《廣韻》:喪,器也,今謂之柩。《禮·曲禮》:送喪不逾境。

又姓。《廣韻》:楚大夫喪左。

《說文》本作࠸�。《廣韻》亦作࠷�。

上半部略寬,下半部略窄。上半部豎筆在豎中線;中間點、撇分寫在豎中線左右;長橫在橫中線下側。下半部提尖輕接豎中線;末筆長捺收筆於右下格,捺腳超出上部。"喪"的左下邊沒有一撇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