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兩敗俱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兩敗俱傷:雙方爭鬥,都受到損失,誰也沒有得到好處。

出 處

宋·汪應辰《文定集·答梁子鋪》:「東漢之君子必欲與小人立敵;終於兩敗俱傷;而國隨以亡。」

例 句

兩人為了一點小事,就大打出手,最後弄得個~。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兩虎相鬥雞飛蛋打同歸於盡 玉石俱焚 反義詞 :相得益彰兩全其美

典 故

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聰明、講話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齊宣王正準備要去攻打魏國。便去晉見齊宣王,說:「大王,您聽過韓子盧和東郭逡的故事嗎?韓子盧是天底下最棒的獵犬,東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

有一天,韓子盧在追趕東郭逡,一隻在前面拚命的逃,一隻在後面拚命的追,結果呢!它們兩個都跑到精疲力竭,動彈不得,全倒在山腳下死了。

這個時候,正好有個農夫經過,便毫不費力地把它們兩個一齊帶回家煮了吃掉。」齊宣王一聽:「這跟我要去攻打魏國有什麼關係呀?」淳于:「大王,現在齊國發兵去攻打魏國,一定不是能在短期內就可以打贏的。

到頭來,雙方都弄成民窮財盡,兩敗俱傷,不但老百姓吃苦,國家的兵力也會大受損傷,萬一秦國和楚國趁機來攻打我們,那不是平白送給他們機會一併吞掉齊國和魏國嗎?」齊宣王聽了淳于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就停止攻打魏國的計劃。

後來,大家在形容二個能力差不多的人互相爭鬥,不但誰也沒贏還彼此都受了傷,就說是「兩敗俱傷」。 [1]

視頻

兩敗俱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