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兩榜唐朝時期,進士會試分甲、乙兩科,即稱為「兩榜」。到了清朝,會試即進士會試,鄉試即舉人試,分別為甲榜、乙榜,合稱「兩榜」。科舉制度中由舉人而考中進士的別稱,亦稱「甲榜」。舉人、進士各為一榜,合為兩榜。甲與乙對立而言,取中舉人稱乙榜,亦稱一榜。 [1]
元朝的科舉考試分左右兩榜。
當時天下人共分四等,依次分別為:蒙古人、色目人(西部各少數民族)、漢人(北方漢族)及南人(南方漢族及其他族人)。不同等級的人分開考試,蒙古人和色目人是考兩場,漢人和南人要考三場。其內容則蒙古人、色目人較易,而漢人、南人較難。考中的名單,蒙古人、色目人列一榜叫「右榜」,漢人、南人另列一榜,叫「左榜」。錄取名額兩榜相等,但派起官來,蒙古進士比色目人高一等,色目人又比漢人、南人高一些,如果蒙古人、色目人願參加漢人、南人的科目考試,考中之後,再加一等派給官職。
目錄
參考文獻
- ↑ 古代,什麼是兩榜進士?搜狗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