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兩家子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兩家子鎮隸屬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地處彰武縣最南部,東至柳河河東為西六家子鄉,南以柳條邊為與瀋陽市新民市周坨子鄉、姚堡鄉毗鄰,西至繞陽河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泡子鎮隔河相望,北與五峰鎮的宣女、前甸子、火石嶺子村相接壤, 行政區域總面積162.28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兩家子鎮戶籍人口為16849人。

彰武設治初期為南鄉所轄。1961年,公社體制調整時,建立兩家子公社。1984年,改兩家子鄉。 2014年,改兩家子鎮。 截至2020年6月,兩家子鎮轄10個行政村。

2019年,兩家子鎮有工業企業6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1]

歷史沿革

彰武設治初期為南鄉所轄。

民國元年(1912年),屬本縣八區,分為兩家子、下窩堡和吳金花3個村。偽滿時為武陽村。國民黨統治時期為武陽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彰武解放後屬第八區。

1956年,劃分為兩家子鄉和三塊石鄉。

1958年,屬五峰公社。

1961年,公社體制調整時,建立兩家子公社。

1984年,改兩家子鄉。

2014年,改兩家子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兩家子、團山子、左家、馬尾、二土、李家圍子、小五喇叭、下窩堡、倒庭、三塊石10個村民委員會。有56個自然屯。

截至2020年6月,兩家子鎮轄10個行政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兩家子鎮地處彰武縣最南部,東至柳河河東為西六家子鄉,南以柳條邊為與瀋陽市新民市周坨子鄉、姚堡鄉毗鄰,西至繞陽河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泡子鎮隔河相望,北與五峰鎮的宣女、前甸子、火石嶺子村相接壤,距縣政府22千米。 行政區域總面積162.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兩家子鎮地勢比較平坦,最低點位於左家村羅家屯,海拔10米。

氣候

兩家子鎮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冬寒夏暖,春天風沙不斷,秋雨大。全年無霜期約140-150天。年平均降水量15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35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8月。

水文

兩家子鎮境內南北走向的4條溝渠由西往東排列稱之為大龍灣、二龍灣、三龍灣、四龍灣,分別流入柳河,繞陽河,即屬柳繞水系。橫向排水乾渠馬柳乾渠,長10千米。

自然災害

兩家子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風沙、水澇、蟲災。年均發生2-3次。每年4-6月風災(西南風),7-8月水澇,其中1963年大澇,柳河出潮。

人口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7264人。總人口中,男性8459人,占49%;女性8805人,占51%;14歲以下2346人,占13.5%;15-64歲11904人,占69%;6歲以上3014人,占17.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6814人,占97.4%;有蒙古、滿、錫伯等少數民族,共450人,占2.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1.2人千米。

截至2019年末,兩家子鎮戶籍人口為16849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兩家子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500元。

2019年,兩家子鎮有工業企業6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第一產業

20211年,兩家子鎮有農業耕地面積8.4萬畝;林地面積8.5萬畝。

2011年,兩家子鎮生產糧食22500噸。

兩家子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量38767頭;羊飼養量5136隻;畜牧業總產值1552萬元。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面積6000畝,其中防風林4500畝,經濟林500畝,農民住宅四周樹木10000株,林地面積8.7萬畝,林地覆蓋率35%。

第三產業

2011年末,兩家子鎮有商業網點35個。2011年,兩家子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億元。[4]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06年開通有線電視,縣到鄉160杆千米,鄉到村1800杆千米。2011年末,開通45個頻道。有線電視用戶達33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65%。

2011年末,兩家子鎮有柳溪詩社1個,會員有600多人;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事業單位從業人員1人。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兩家子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60人,專任教師1人;九年制學校1所,在校生1159人,專任教師14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均為99%,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兩家子鎮有衛生院1所;固定資產總值1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4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5000人次。

2011年,兩家子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7%,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4000人,參合率89%。

體育事業

2011年末,兩家子鎮有體育場地3處。每年舉辦體育活動有籃球比賽、大秧歌比賽。鄉體育指導員1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20%。

社會保障

2011年,兩家子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70戶,人數1002人,支出1103928元,月人均91.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1人,支出2000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23人次,共支出51150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3人,撫恤各類優撫事業費支出40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郵政網點1個,投遞線路單程總長度23千米,投遞點13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期刊2000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3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0000門,固定電話用戶5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95%;移動電話普及率80%,比上一年增長20%;光纜線路總長300千米,主幹電纜100對千米。[5]

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有桃南邰氏兄弟二人來此地落腳,人稱兩家,久而久之"兩家子"故此得名。

民間藝術

兩家子鎮有民間剪紙,是該鄉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民間剪紙藝術家李明玉(女,1991年去逝,享年89歲),其剪紙作品數以萬計,富有想象力,被靳之林教授稱之為典型的民間剪紙藝術家。

交通運輸

2011年,兩家子鎮客運總量達100萬人次。貨運總量2000萬噸。有縣、鄉級公路1條,總長23千米,有8個公路站點。日客運量3000人次,年貨運吞吐量3000萬噸。2011年,貨運汽車30台,客運汽車60台,座位達3000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