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絲瓜絡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絲瓜絡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概述】

絲瓜絡為較常用中藥材。始載於《本草綱目》。李時珍云:「此瓜老則筋絲羅織,故有絲瓜絡之名。……絲瓜老者,筋脈貫穿旁隔連屬,故能通入脈絡髒腑,而去風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及治諸血症病也。」將其形態療效述之頗詳。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絲瓜Luffacylindrica (L.)Roem的成熟果實的維管柬。令圍各地均產,以浙江慈谿所產質量最佳。多為栽培。

【生長環境】

絲瓜性喜雨量充沛的濕潤氣候。原產印度、中國。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選土地濕潤的沙質土壤為好,一般以半潮地或全潮地對絲瓜絡生長有利。若種在乾燥的土地上,蔓脆弱,瓜矮小,生長不良。整地作畦的時間,以有無前作物而決定。旱地種植絲瓜,前作物以蠶豆、大蒜、洋蔥等為最宜。沒有前作物,於冬季整地,待冰凍後下種前再行整畦;有前作物的,在前作物下種時,應留好種絲瓜的隙,並深耕作畦,至春天每667平方米用塘泥750千克與泥土混合做成瓜墩,瓜墩中間開一孔穴,在移植時再用小刮子鬆土,施下缸岩。

2、直播與育苗:

(1)育苗法:分固定苗床與活動苗床兩種,通常多用活動苗床。清明前播種,首先將種子溫浸,約2小時後用濕布將種子包好,埋藏於堆肥內或灶門口催芽,經5~6天抽出白根,即可播到苗床上。苗床的構造,可利用板坑,加稻草繩圍捆而成。苗床中間撒放一層糠灰,上鋪河泥7~10厘米,並濾去過多泥水,再將絲瓜種子每隔5厘米插入土中,然後覆蓋一層糠灰與腐熟雞糞,以保溫和防止泥土乾裂,澆水時不致將泥土沖刷掉。活動苗床體積不大,便於每天早晨置陽光下催促生長,晚間或雨天可移放室內。此法生長發育快,植株整齊,減少缺株,較直播法為優。

(2)直播法:以穀雨至立夏播種為宜,先開穴,行距170厘米,株距5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入糞250千克及缸岩等作基肥,每穴播下種子4~5粒,各粒相距3厘米,蓋上泥土3厘米厚,再蓋葉草,以保持土壤中濕度、溫度,以利發芽,7~8天苗抽出後,即撤去覆蓋物。

(3)移植:當苗長出3片真葉時可進行移植,一般在立夏前後。先將苗床上的苗株行距用刀劃斷泥土,使每株幼苗的泥土分開,再將泥土連幼苗移去種植,這樣成活率高。直播苗抽出3片真葉時,即進行間苗,每孔選留健壯苗一株,拔去其餘弱苗,以利植株生長。 [1]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選土地濕潤的沙質土壤為好,一般以半潮地或全潮地對絲瓜絡生長有利。若種在乾燥的土地上,蔓脆弱,瓜矮小,生長不良。整地作畦的時間,以有無前作物而決定。旱地種植絲瓜,前作物以蠶豆、大蒜、洋蔥等為最宜。沒有前作物,於冬季整地,待冰凍後下種前再行整畦;有前作物的,在前作物下種時,應留好種絲瓜的隙,並深耕作畦,至春天每667㎡用塘泥750kg與泥土混合做成瓜墩,瓜墩中間開一孔穴,在移植時再用小刮子鬆土,施下缸岩。

2、直播與育苗:

(1)育苗法:分固定苗床與活動苗床兩種,通常多用活動苗床。清明前播種,首先將種子溫浸,約2小時後用濕布將種子包好,埋藏於堆肥內或灶門口催芽,經5—6天抽出白根,即可播到苗床上。苗床的構造,可利用板坑,加稻草繩圍捆而成。苗床中間撒放一層糠灰,上鋪河泥7—10cm,並濾去過多泥水,再將絲瓜種子每隔5cm插入土中,然後覆蓋一層糠灰與腐熟雞糞,以保溫和防止泥土乾裂,澆水時不致將泥土沖刷掉。活動苗床體積不大,便於每天早晨置陽光下催促生長,晚間或雨天可移放室內。此法生長發育快,植株整齊,減少缺株,較直播法為優。

(2)直播法:以穀雨至立夏播種為宜,先開穴,行距170cm,株距50cm,每667㎡施入糞250kg及缸岩等作基肥,每穴播下種子4—5粒,各粒相距3cm,蓋上泥土3cm厚,再蓋葉草,以保持土壤中濕度、溫度,以利發芽,7—8天苗抽出後,即撤去覆蓋物。

(3)移植:當苗長出3片真葉時可進行移植,一般在立夏前後。先將苗床上的苗株行距用刀劃斷泥土,使每株幼苗的泥土分開,再將泥土連幼苗移去種植,這樣成活率高。直播苗抽出3片真葉時,即進行間苗,每孔選留健壯苗一株,拔去其餘弱苗,以利植株生長。

【栽培管理】

1、施肥:絲瓜吸肥強,需肥量大,但在施肥時,需根據生長情況,適時給肥,否則會造成減產。第1次在下種後,施河泥每667㎡1000—1500kg,基肥必須施足,可以使枝葉生長旺盛,產量增加。第2次在苗未上棚前,每667㎡每次施入糞250—500kg,並要小施薄施,會多生瓜,否則會因氮肥過多,使植株生長旺盛,養分集中於枝葉,易於造成夏花凋落,夏瓜少結或不結。要等秋後絲瓜漸退黃,秋花增加,秋瓜較多,但品質差,產量低。第3次在絲瓜上棚結瓜累累下垂時,應多施肥料,否則養料不足,易造成大小不勻,最好每隔7&mdas農業知識h;10天施肥1次,約5次,每次每667㎡用人糞250kg;第4次待頭批瓜採摘後,繼續追肥500kg,使秋瓜增產。

2、搭棚:絲瓜是蔓生植物,不搭棚伏地生長,易使瓜腐爛,同時留種瓜也不可能。搭棚的作用,是使在葉蔓繁盛時期(4、5月),用人工方法使蔓藤纏繞向上,有利於幼瓜正常生長。棚架在瓜地四周,用粗約10cm的粗木樁,每隔2木樁用3腳架,木樁埋入土中34—50cm,以防被風吹倒。每株絲瓜旁均需有竹竿支撐,便於攀緣上升,棚的高度為230—270cm,棚頂以小竹縱橫紮成正方形,使瓜藤伸長。瓜棚木料一般可使用3年左右,為延長耐用率,最後將木樁基部用火燒烘四周成一層薄炭狀,再塗上少許瀝青油,可避免腐爛蛀蝕。

3、摘椏杈:藤蔓高165—200cm,須剪去下部分叉,促使上部分枝能多結瓜。由於絲瓜開花時,先開3—4朵雄花,雌花後放,如雌花連續3—4朵開放,宜摘去頂部,以保證每一花株均能結瓜。因此,絲瓜果長34—40cm,過半數以上時,應施濃肥,如早期多施肥,養分集中枝葉,雌花即難於保留。瓜的幼果一般多呈弓形,倘任由自然成長,易於彎曲不整,必須用人工整形。整形方法是在絲瓜的末端用小石塊或瓦礫片以線繫上,使慢慢變直,但重量必須掌握,過重易使瓜折斷或受傷枯萎。如發現絲瓜有擱置在棚架上,應及時整理拉下,使其懸於棚下,以生長平直,提高規格品質。

【收穫與加工】

收穫分夏、秋兩季。夏瓜在絲瓜脫花後約60天,即秋分收時可採收。採收標準以瓜蒂黃、瓜身輕、瓜內無肉質的為好,這樣絲瓜絡色白、質硬、留養得過老過嫩均不宜,過老瓜身雖硬,但色黃;過嫩色雖白淨,但質地鬆軟。秋瓜是隨着蔓繼續伸長、繼續開花,結瓜後由於氣候轉涼、瓜蒂不會發黃,採收以瓜身輕或剖視瓜子發黑時為標準,一般以瓜花落後約80天,即立冬前採收。霜降後所結的果,品質差,不能藥用。

將摘下的絲瓜,用棕繩捆住,每捆20—25kg縛以大石,浸入河底,勿使浮起;也可紮成小把,每把10—20條,緊扎在竹木棒上,並把棒一端削尖,插入水中,促使瓜皮腐爛。夏瓜浸水要7—8天,秋瓜要10天,只要看其外皮層已變糊狀即可撈起,拆開捆繩,分別於清水中搓擦洗滌,待外皮褪淨,倒出裡面子粒,再經日光曬乾,即成絲瓜絡。

【藥材形狀】

本品為維管束縱橫交織而成的多層細密而堅韌的網絡狀,全體呈壓扁的圓柱形、紡錘形或長棱形,兩端細,略彎曲,長25—70cm,直徑5—10cm。表面淡黃白色,極粗糙,有時殘存有果皮及膜狀的果肉,體輕,質韌,富彈性,橫切面可見有子房3室形成3個孔腔,偶有殘留種子。氣無,味淡。 [2]

參考資料